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导致的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会使野栖小型兽类更多聚集分布于城区斑块化的农区和公园生境中,因而其多样性组成及时空变化模式可能会与其他区域不同,了解这些模式对防控城区野栖小型兽类的危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本研究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分4个季节在佛山市禅城区3个公园和7处农区生境中以夹捕法调查小型兽类,比较了小型兽类的种类、密度和生态学指标的时空差异。共有效置夹1843夹次,捕获小型兽类2目2科4属7种共244只。其中劳亚食虫目(Eulipotyphla)的臭鼩(Suncus murinus)占总捕获动物的48.77%;啮齿目中黑缘齿鼠(Rattus andamanensis,20.90%)和卡氏小鼠(Mus caroli,18.03%)为优势鼠种,黑缘齿鼠为佛山市新增记录,卡氏小鼠为禅城区新增记录。4次调查总捕获率达13.28%±0.93%,12月的啮齿类捕获率显著低于4月;公园的总捕获率和啮齿类捕获率都比农区略高,而臭鼩捕获率比农区略低,但差异不显著。12月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最高,均匀度指数最低;4月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而10月的均匀度指数最高,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黄毛鼠的婚配制度,通过雌雄黄毛鼠对熟悉和陌生异性鼠的选择实验和遭遇实验,分析了熟悉性对两性间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选择实验中雌鼠对陌生雄鼠的关注频次比对熟悉雄鼠的更多;遭遇实验中尽管雌鼠探究和自身修饰行为、雄鼠的活动和攻击行为在遭遇熟悉或陌生异性鼠时有差异,但雌雄鼠的友好行为均无显著差异,暗示黄毛鼠是多配制,但需...  相似文献   
3.
正始于20世纪中叶的超声驱鼠器是物理防治鼠害的重要手段之一(Frings,1948;汪诚信,1982;陈毅和刘全生,2016)。起初人们发现鼠类可听到超声(Gould and Morgan,1941;Schleidt,1948),Frings(1948)基于听源性惊厥(audiogenic seizure)的动物反应提出可用超声来驱逐害鼠。其后,Anderson(1954)首次报道实验大鼠夹尾时会  相似文献   
4.
不育控制既可直接降低害鼠种群的生育率,又能影响个体的社会行为,引起种群内等级关系和社群结构的变化,进而干扰种群繁殖。为探究不同剂量卡麦角林对雄鼠行为的影响和持效时间,选取健康雄性黄毛鼠使用50mg/kg和100 mg/kg卡麦角林灌胃给药,并于给药后第1 d和第18 d与正常雄鼠遭遇,第4 d和第21 d与正常雌鼠遭遇,比较给药前(卡麦角林灌胃前4 d和前1 d 时分别与正常雄鼠和雌鼠遭遇)和给药后个体行为的差异。结果显示:卡麦角林降低了雄鼠对正常雄鼠的探究、攻击时间,降低雄鼠对正常雌鼠的攻击时间和频次;100 μg/kg卡麦角林降低雄鼠对正常雌鼠的探究频次,且雄鼠自身修饰和休息频次显著减少。这表明卡麦角林可干扰黄毛鼠对同性和异性个体间的社会行为。此外,药物处理后第18 d和第21 d,雄性个体与同性和异性个体的社会行为与处理前无显著差异,表明停药后药物对行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克雷伯氏菌与多复制子抗性质粒间的关系,分析细菌携带多复制子质粒对抗生素环境的响应机制。[方法] 以2018-2020年分离的56株不同来源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评估其多重耐药表型,对分离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GS),通过细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BGWAS)技术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深入解析多复制子抗性质粒形成的机制。[结果] 耐药表型分析发现野生动物来源的菌株具有更广的耐药谱系,总体Klebsiella sp.对氨苄西林表现出很高的耐药率(80.36%),尤其是马来穿山甲来源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高度耐受,同时对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等药物耐受,基因组分析发现这些菌株携带了抗性质粒和更多的抗生素抗性基因。进一步对69个质粒序列分析,发现有28个质粒为多复制子质粒,主要携带blaCTX-M-15blaCTX-M-14blaCTX-M-55blaOXA-1blaTEM-1等β-内酰胺酶基因。细菌携带质粒类型分析认为Klebsiella pneumoniae可能是多复制子质粒的重要宿主,质粒骨架与结构分析发现多复制子质粒多由2个或2个以上单个质粒融合而成,携带此类质粒的菌株不仅获得了更广的耐药表型,而且在全球传播扩散分布逐年增加,因此产生对抗生素环境更强的适应性。[结论] 多重耐药性细菌呈现的表型与携带的多复制子质粒有关,相比较下多复制子质粒比非多复制子质粒有更强的抗性基因携带能力,或许是细菌在强大的抗生素压力下产生的重要响应机制。本研究对于未来探索细菌抗性基因的传播扩散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消化生理特征和消化对策可决定其营养生态位。为揭示黄毛鼠适应高纤维食物的消化对策,在高纤维食物饲喂10 d和20 d时,以食物平衡法测定摄食量、粪便量及相应的能量学参数。在取食高纤维食物10 d时,摄食量无显著变化,但粪便量显著增加,消化率显著下降;至20 d时,摄食量显著增加,消化率仍低于对照组,但消化能与对照组无差异。高纤维组动物的体重在第10 d时显著下降,但在第20 d时未进一步下降。该结果表明,黄毛鼠能够通过增加摄食量和降低消化率的消化对策适应高纤维食物,此外,降低体重使总能量需求减少,也是其适应低质量食物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米非司酮抑制害鼠繁殖的效力及适宜剂量,每2 周对雌鼠灌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1 次,检测给药期间和停药后小鼠繁殖及幼鼠的生长状况。结果发现,给药期间米非司酮抑制小鼠繁殖效果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按体重小于1.25 mg/ kg 剂量的米非司酮对小鼠繁殖无显著抑制作用;2.5 mg/ kg 以上剂量能降低小鼠的产仔率;5 mg / kg 剂量能显著降低产仔率和胎仔数;10 mg / kg 以上剂量能使小鼠完全不育。停药后雌鼠繁殖能力的恢复与之前用药剂量负相关,给药组第一胎平均胎仔数仍显著少于对照组,且第一胎分娩时间也被延迟;至第二胎时平均胎仔数趋于恢复。该结果表明多次给予米非司酮能够有效抑制雌鼠繁殖,停药后仍有一定的持效期,因此具有作为害鼠不育剂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剂量炔雌醚对小鼠器官、激素和肝肠药解酶的影响,分别以0.008 mg/kg、0.04 mg/kg、0.2 mg/kg、1.0 mg/kg和5.0 mg/kg的炔雌醚油溶液连续3 d灌胃小鼠,首次给药7 d后解剖取材,检测其器官鲜重、雄鼠精子数量、血清中激素浓度、小肠和肝脏中CYP3A4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雌鼠肝脏鲜重随剂量增加而增大,5.0 mg/kg组比对照组增大89.7%;雌鼠小肠、肾脏和脾脏出现不同程度变化,但无明显剂量效应;0.2 mg/kg以上剂量炔雌醚导致雌鼠子宫不同程度的水肿;炔雌醚对雌鼠血清中雌二醇和促黄体素浓度无显著影响,仅1.0 mg/kg组雌鼠血清中卵泡生成素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0 mg/kg和5.0 mg/kg组雌鼠肝脏中CYP3A4酶总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增加59.1%和102.9%。不同剂量炔雌醚对雄鼠肝脏和脾脏鲜重影响显著,5.0 mg/kg剂量组肝脏和脾脏鲜重较对照组分别增大23.3%和130%,但小肠和肾脏无明显剂量效应;不同剂量炔雌醚对雄鼠睾丸鲜重无显著影响,附睾仅有5.0 mg/kg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小;1.0 mg/kg和5.0 mg/kg组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总数分别较对照组降低43.9%和70.5%;高剂量炔雌醚使血清中促黄体素和睾酮浓度均显著降低;5.0 mg/kg组雄鼠肝脏CYP3A4酶单位组织含量和总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升高7.1%和30%。总之,炔雌醚对雌雄小鼠的繁殖均有抑制作用,但最低有效剂量不同,雌性有效剂量更低,而雌性肝脏及CYP3A4酶对炔雌醚的反应显著强于雄性,提示雌鼠肝脏对炔雌醚的代谢更快。  相似文献   
9.
哺乳期是兽类繁殖成功的关键阶段之一,本实验以不同浓度卡麦角林油溶液对哺乳早期雌性小鼠连续灌胃3 d,检测雌性小鼠体重和幼鼠存活及体重变化,以此确定卡麦角林对哺乳雌性小鼠繁殖成功的影响。结果发现,卡麦角林对雌性小鼠在哺乳期的体重相对增长率无显著影响,但处理组幼鼠出现部分死亡,0 μg / kg、50 μg / kg、100 μg/ kg、200 μg/ kg、400 μg/ kg 组幼鼠死亡率分别为1.30% 、3.85% 、4. 08% 、7.38% 、21.19% ,幼鼠死亡数和剂量呈正相关,400 μg / kg 组幼鼠成活率显著下降到78 8% ,其他剂量组幼鼠成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给药后7 d 存活幼鼠的生长发育显著被抑制,之后处理组幼鼠体重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卡麦角林处理哺乳早期雌性小鼠可降低幼鼠成活率并抑制存活幼鼠的生长发育,进而有可能降低雌性小鼠及其子代的繁殖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动物从环境中获取足够营养和能量的能力决定着其生存和繁殖。为探讨同域分布不同体型的鼠类对不同营养成分食物的摄食消化对策,以三种不同营养成分食物分别饲喂卡氏小鼠和黄毛鼠,在第10天和20天,以食物平衡法测定日摄食量、日粪便量、净摄入量和表观消化率。结果发现,在整个驯化过程中,两种鼠的不同食物组间体重无显著差异,表明均能够适应食物营养的变化维持收支平衡。在驯化第10天时,高蛋白组卡氏小鼠的日摄食量显著高于高淀粉组,但两组与普通组均无差异;高蛋白组卡氏小鼠的日粪便量显著高于高淀粉组和普通组;而净摄入量无组间差异;高淀粉组和普通组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高蛋白组。至第20天时,三组动物日摄食量无差异;高蛋白组的日粪便量高于高淀粉组和普通组。黄毛鼠仅在第10天时高淀粉组和普通组表观消化率高于高蛋白组,三组黄毛鼠其他消化参数在第10天和第20天均无显著组间差异。结果表明,体型不同的鼠类因消化冗余能力的差异,面对相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变化,会以不同的摄食消化策略调节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