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13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环境因子对日本沼虾消化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水环境中不同Ca2 + 浓度 (2 0、35、6 0、80和 15 0mg·L-1)、盐度 (7、14和 2 0‰ )和 pH(7 6、8 8和 9 8)对日本沼虾 (Macrobrachiumnipponense)肝胰腺中消化酶 (胃蛋白酶和类胰蛋白酶 )和碱性磷酸酶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2 + 对日本沼虾的胃蛋白酶有促进作用 ,Ca2 + 浓度为 15 0mg·L-1时酶活力最高 ;高浓度的Ca2 + 对类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而在一定范围内 ,碱性磷酸酶活力随Ca2 + 浓度的增高而增高 .盐度为 14‰时 ,日本沼虾的胃蛋白酶、类胰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均高于 7‰和 2 0‰组 .随着 pH值升高 ,蜕皮率和 3种酶活力也随之增高 ,pH9 8时均达到最高值 ,但增长率和增重率则降低 .  相似文献   
2.
对虾细胞培养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对虾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适宜对虾细胞培养的条件,为建立细胞株(系)以供病毒的分离和纯化、进行各种特性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单克隆抗体莫定基础。同时,为培养对虾的免疫细胞并研究对虾免疫机能和筛选免疫增强药物提供手段,从而为解决虾病防治问题开辟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锦鲤总色素及色素组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光谱和色谱两种方法对锦鲤的总色素和色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色锦鲤、乌鲤和绯写锦鲤总色素光谱在可见光区(448nm和470nm)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吸收峰,黄写锦鲤和昭和三色锦鲤总色素光谱在可见光区(445nm和472nm附近)有两个相近的吸收峰,锦鲤所含色素组分均以杏黄色或橙色为主,其他色素组分为辅。锦鲤黑色色斑是由于黑色素存在时,其他各色素组分的颜色被黑色所掩盖;锦鲤其他色斑的形成则是由于其体内各色素组分以不同比例相互搭配组合的结果。亲缘关系越近的锦鲤其总色素组分就越相似,红色锦鲤和乌鲤均含有六种相同的色素组分,绯写锦鲤除杏黄色和橙色色素组分与前二者的同色色素组分Rf值不同外,其余四种同色色素组分的Rf值均相近;黄写锦鲤与昭和三色锦鲤分别含有三种和四种色素组分且Rf值差异显著。据此推测,红色锦鲤、乌鲤和绯写锦鲤可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黄写锦鲤、昭和三色锦鲤与前三者之间可能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该研究有望为锦鲤增色饵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使锦鲤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斑节对虾体内微孢子虫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感染了微孢子虫的斑节对虾各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 ,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微孢子虫的孢子壁、极丝、极体、锚状物、后泡等超微结构 ,分析了对虾微孢子虫病的发生机理、发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鱼类同工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近年来鱼类同工酶的研究 ,包括胚胎发育过程中同工酶的变化、鱼类机体中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利用同工酶进行种质鉴定、遗传育种、病理研究 ,以及影响同工酶的因子等方面 ,以便为科学研究和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养殖     
<正>加强海水养殖管理,合理确定养殖规模,调整优化海水养殖布局,积极拓展深水大网箱等离岸养殖,支持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加快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和健康养殖标准推广应用。摘编自《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是对虾养殖大国,对虾产品总量位居世界前列,2012年我国的对虾贸易额占全球水产品贸易额的15%,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湛江拥有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繁育、养殖、饲料生产和加工出口基地。隶属于湛江的雷州乌石镇,因拥有湛江为数不多的国家中心渔港,也是湛江对虾养殖重点区域之一。该镇的居民世代以海洋  相似文献   
7.
Cu 2+ 对体外培养的日本沼虾血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日本沼虾为实验材科研究血细胞的体外培养,发现添加15%胎牛血清(FBS)、100IU/m1青霉素、100μg/ml链霉素,渗透压为472mmol/L的199培养基有利于血细胞的生长,在此基础上测定了Cu2 对传代血细胞的影响,发现培养基中添加2μg/L Cu2 时血细胞生长较好,总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表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金属离子对培养日本对虾肝胰腺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培养基中分别加入Ca^2 、Mg^2 和Zn^2 对培养日本对虾肝胰腺细胞的影响,以测定细胞的RNA/DNA值作为评价指标。当Ca^2 浓度为1g/L时,细胞生长最好;本实验中随Mg^2 浓度的增加,培养的日本对虾肝胰腺细胞的RNA/DNA值也升高;当Zn^2 浓度为80μg/L时,其RNA/DNA值最高;培养基中混合加入Ca^2 和Mg^2 有助于细胞贴壁生长。  相似文献   
9.
金鱼总色素及色素组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色谱和光谱两种方法对金鱼总色素和色素组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红鲫、草金鱼和红龙睛等红色金鱼总色素光谱在可见光区(472nm附近)有一个吸收峰,黑鲫和黑龙睛等黑色金鱼在可见光区(450nm和472nm附近)有两个吸收峰出现,且红色金鱼所含色素组分以红色(虾青素)为主,黑色金鱼所含色素组分以杏黄色和橙色为主,其他色素组分为辅。金鱼黑色色斑形成是由于黑色素存在时,其他各色素组分的颜色被掩盖的结果;金鱼其他各种色斑的形成则是由于其体内各色素组分以不同比例相互搭配组合的结果。亲缘关系越近的金鱼其总色素组成就越相似,红鲫和黑鲫均含有四种近乎相同的色素组分,红龙睛和黑龙睛均含有六种近乎相同的色素组分,草金鱼虽也含有四种与红鲫和黑鲫相近的色素组分,但Rf值略有差异。据此推测,红鲫和黑鲫、红龙睛和黑龙睛可能分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草金鱼则可能是介于黑鲫和龙睛鱼之间,且与黑鲫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该研究有望为金鱼增色饵料的研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使金鱼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目前危害虾类养殖的水污染中比较严重的亚硝酸盐和多聚磷酸盐污染,主要研究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的毒性影响。通过实验得出:亚硝酸钠对日本沼虾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26、13.33mg/L,多聚磷酸钠对日本沼虾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l233.33、1180、1080mg/L。实验表明,活性氧是随着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力则是随着亚硝酸钠和多聚磷酸钠的浓度增加先稍微增加,后又下降,这表明虾的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的毒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随着毒物浓度增大,虾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虾的免疫功能下降,抗病力降低,导致染病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