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贺兰山不同生境旱生灌木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贺兰山荒漠地带三种不同基质生境的20种旱生灌木的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表明:其共同特点是叶片的表面积/体积的比值小,叶表具厚的角质层、表皮毛,气孔下陷、并具孔下室,叶向中栅栏组织发达;轴器官中木栓层细胞层数多,皮层较厚,机械组织发达,木薄壁组织及髓部细胞的细胞壁术化加厚,根内都具周皮、木质部的导管分子大小不一、频率较高。此外,根、茎、叶中普遍存在粘液细胞和草酸钙结晶,部分植物的根和茎内有异常维管组织。这些结构特征都与早生环境相关,而不同基质生境中生长的植物尚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高甘油三酯血症(HTG)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诱发急性胰腺炎(AP)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病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成功建立符合要求的动物模型是开展相关实验研究的关键,本文对HTG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为深入研究HTG的发病机制和降脂药物...  相似文献   
3.
贺兰山10种不同植物的旱生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贺兰山10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形态解剖研究表明,长期生长在干旱贫瘠环境中植物,均形成适应生境的一些特殊形态结构.叶器官主要表现在:(1)叶表面积与体积之比缩小,表面覆有厚的角质膜,并被有表皮毛,气孔下陷,具孔下室;(2)栅栏薄壁组织细胞明显增多,海绵薄壁组织细胞减少.有叶肉不分化叶、等而叶和异而叶3种结构形式;(3)叶内贮水组织和机械组织增强。轴器官主要表现在:(1)根普遍形成周皮,且木栓层细胞层数增多;(2)机械组织非常发达,在周皮、皮层和韧皮部中有许多厚壁细胞分布。维管组织中的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也明显木质化加厚;(3)有些植物的根具有异常维管组织。另外,这些植物根、茎、叶中均有粘液细胞和含晶细胞分布。这些结构具有重要的适应干旱生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野生耐旱观赏灌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兰山野生耐旱观赏灌木于卫平,王立英(宁夏林业研究所,银川750004)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北与内蒙古自治的交界线上,它地处银川平原与阿拉善高原之间,地理坐标北纬38°30'-39°30',东经105°30'一107°,南北长约250公里,东西...  相似文献   
5.
1植物名称欧洲李(Prunus domcstica L.)。2材料类别幼嫩茎段。3培养条件愈伤组织启动培养基:(1)MS+6-BA0.8mg·L^-1(单位下同)+IAA1.2;(2)MS+6-BA1.0+NAA0.1。丛生芽诱导和增殖培养基:(3)MS+6-BA0.8+IAA1.5+NAA0.05。生根培养基:(4)1/2MS+IBA0.5+根皮苷5。以上培养基除生根培养基(4)的蔗糖为15g.L^-1外,其他培养基均加入30g.L^-1蔗糖和5g·L^-1琼脂粉,  相似文献   
6.
将菜用枸杞叶(VWL)分为芽尖、茎、未成熟叶片和成熟叶片等4个部位,分别研究了这4个部位的营养成分,结果发现:4个部位均含有丰富的多糖、矿质元素、生物碱和维生素,尤其是芽尖和成熟叶片。在这4个部位中,芽尖的多糖、生物碱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多糖含量为7.6%、生物碱含量为49.64mg/100g、氨基酸总量为6.23%;成熟叶片的β-胡萝卜素(5.63mg/100g)、维生素C(20.6mg/100g)和钙(319.67mg/100g)的含量最高,多糖含量也相当高。按照平均营养价值估算法(ANV)对VWL进行营养等级评价,VWL 4个部位的ANV值为5.87~13.41;按照营养评分分类估算法,VWL 4个部位营养评分为10~17分,属于一级蔬菜。本研究可以为VWL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湖春季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分布特征及界面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太湖春季不同湖区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分布特征研究,探讨了间隙水中磷的释放对上覆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态磷(PP)和溶解态有机磷(DOP)是太湖水体中主要的磷形态,占总磷的58%~95%。不同湖区沉积物间隙水磷的剖面变化可能与生态特征及水动力引起的沉积物-水界面的扰动强度密切相关。湖心和西部沿岸沉积物扰动强烈,致使间隙水中磷含量向上逐渐降底,而梅梁湾和贡湖间隙水磷的垂向变化不大。东太湖和竺山湖沉积物界面间隙水中磷含量偏高,可能是由于表层沉积物的有氧环境使Fe2+被氧化固定下来,并促进了总磷(TP)和溶解态活性磷(DRP)的扩散释放。总体而言,间隙水中各形态磷具有向上覆水体释放的趋势,其中DRP的扩散潜力最大,竺山湖沉积物-水界面DRP扩散通量高达11.42mg.m-2.d-1,表明春季浮游植物的复苏生长对DRP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