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生物科学   10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交设计在植物组织培养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培养物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的积累之间是有矛盾的,这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药物生产的一个障碍。为了探索解决这一困难的线索,本文以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地下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物为材料,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合成培养基中主要成分进行了比较。试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报导天兰淡红链霉菌原生质体再生株铜蒸气激光辐照的研究结果,从中得到生产罐中柔红霉素发酵单位比其出发株提高12.9%的高产株C-82,其最高发酵单位达国内最好水平,已在国内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报道铜蒸气激光选育妥布霉素产生菌—黑暗链霉菌(Streptomycestenebrarius)的研究结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铜蒸气激光辐照黑暗链霉菌比其随后又以氯化锂复合处理的选育效果好。在铜蒸气激光辐照后,曾获得实验高产株,发酵单位比对照未辐照组提高72%。  相似文献   
4.
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东北黑土区粘重的耕地土壤,经多年不合理耕作后产生了较厚的“犁底层”,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分析了构建肥沃耕层对作物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沃耕层构建后,土壤形成了一个深厚的耕层,作物产量增加.与常规耕作法相比,向20~35 cm土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使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9.88%和6.20%,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9.58%和6.02%,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67.99%和73.78%,表明肥沃耕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提高大气降水的入渗能力;向“犁底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法,该处理玉米出苗率与0~3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肥沃耕层的构建由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源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柔红霉素产生菌——天兰淡红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方法,并从再生菌落中筛选得到摇瓶发酵单位提高5%的高产菌株30#。将再生高产株经铜蒸气激光辐照,得到在生产罐中发酵水平比对照出发菌株提高12.9%的高产菌株82#。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报导有关铜蒸气激光及其与氯化锂复合选育龟裂链霉菌的研究。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铜蒸气激光辐照龟裂链霉菌比其随后又氯化锂复合处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东北黑土区粘重的耕地土壤,经多年不合理耕作后产生了较厚的“犁底层”,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本研究利用田间试验,分析了构建肥沃耕层对作物产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含水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沃耕层构建后,土壤形成了一个深厚的耕层,作物产量增加.与常规耕作法相比,向20~35 cm土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使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9.88%和6.20%,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9.58%和6.02%,饱和导水率分别增加了167.99%和73.78%,表明肥沃耕层的构建能够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提高大气降水的入渗能力;向“犁底层”施用秸秆和有机肥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耕作法,该处理玉米出苗率与0~35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肥沃耕层的构建由于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源和透气性,从而增加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从裂褶菌的菌丝体及其培养液中提取的裂褶多糖(SPG),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有阻止化学物质和病毒致癌的效果。日本与台湾联合开发已制成注射剂,用于治疗胃癌、肺癌、子宫颈癌等。近来又有报告,该多糖与某些抗生素并用可提高抗感染效果,是一种值得重视的药用真菌。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报导天兰淡红链霉菌(S.coeruleorubidus)原生质体再生株铜蒸气激光辐照的研究结果,从中得到生产罐中柔红霉素发酵单位比其出发株提高12.9%的高产株C82,其最高发酵单位达国内最好水平,已在国内应用。  相似文献   
10.
植物药是中药材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对中药材的需要量不断增加,一些植物药因栽培困难、或繁殖缓慢,造成长期紧缺。因此,寻找新的生产途径,解决某些药源的困难,是植物药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植物药进行工业生产,将成为现实(罗士韦 1963,1978)。现将延胡索组织培养的初步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