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50例。A组(四联疗法)给予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7d;B组(序贯疗法)前5d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C组(标准三联疗法)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7d。疗程结束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A组根除率为94%,B组根除率为90%,c组根除率68%。A组和B组优于c组(P〈0.01);A组、B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H.pylori根除率优干标缝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庠骨疗法疗效无.明昂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50例。A组(四联疗法)给予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7 d;B组(序贯疗法)前5d给予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后5d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C组(标准三联疗法)给予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治疗7 d。疗程结束4周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结果:A组根除率为94%,B组根除率为90%,C组根除率68%。A组和B组优于C组(P<0.01);A组、B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四联疗法与序贯疗法H.pylori根除率优于标准三联疗法,四联疗法和序贯疗法疗效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正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45'–36°01'N,108°30'–108°41'E)位于陕西和甘肃两省交界的子午岭陕西境内,占地面积406.21 km~2,海拔1,100–1,687 m,地带性植被类型属华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保护区内春季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雨,冬季干旱。年均降水量588.7 mm,且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9.2℃,气温年较差25.9℃(刘淑明,  相似文献   
4.
王亚洲  张履鸿 《昆虫知识》1990,27(1):20-21,6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苏云金杆菌感染印度谷螟后幼虫血细胞的病态变化证明:幼虫感病后,原血胞、粒血胞、浆血胞、珠血胞、类绛血胞、囊血胞均受到破坏,多数血胞出现空泡和变形,珠血胞珠粒之间互相脱离,细胞质外流,细胞膜破裂,囊血胞则有细胞外溢现象。这些病态变化均可在感病8小时以后观察到。  相似文献   
5.
扁甲系是鞘翅目多食亚目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尽管扁甲系昆虫的单系性得到广泛支持,但7个总科间的系统进化关系仍存在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测定了锈赤扁谷盗和锯谷盗的线粒体基因组,并联合已测的67个扁甲系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构建了扁甲系昆虫总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并采用似然值检验对不同的树拓扑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锈赤扁谷盗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为15497 bp,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RNA基因.锯谷盗接近全长的线粒体基因长为13588 bp,编码34个基因,缺少trnI, trnQ和trnM等3个转运RNA基因.锈赤扁谷盗和锯谷盗线粒体基因的基因含量、基因排序、碱基组成、密码子使用等特征,与大多数已测鞘翅目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高度相似.基于3个线粒体基因数据集及3种树构建方法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瓢虫总科、叶甲总科、象甲总科、拟步甲总科和郭公虫总科等5个类群均为单系性,而扁甲总科始终为并系.树拓扑结构检验结果表明,扁甲系总科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为((郭公虫总科+瓢虫总科)+(拟步甲总科+(扁甲总科(叶甲总科+象甲总科)))).尽管线粒体数据集的构成及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树拓扑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但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在扁甲系昆虫系统与进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大量研究证明,细胞膜仿生修饰通过将不同细胞膜包被于纳米粒表面,赋予纳米粒新的生物学功能.纳米粒被细胞膜仿生修饰后,获得了细胞膜表面丰富的蛋白质并保留了纳米粒的高载药能力,延长体内循环时间,使纳米粒具有逃避免疫系统,跨越各种生理屏障的能力.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细胞膜仿生修饰纳米粒用于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讨论了细胞膜仿生修饰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