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2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β-内啡肽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10例无疼痛主诉的患者电针前后侧脑室脑脊液中B-内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B-EPIS)的含量,其中6例用弹簧棒测定了痛阈和耐痛阈。结果表明,每 ml 脑脊液中β-EPIS 的含量比针前增加126.7 fmol/ml(P<0.02),病人的痛阈比针前升高29.5%,耐痛阈升高28.1%(P<0.05)。β-EPIS 含量的增加量与痛阈、耐痛阈的升高值呈直线相关,r_1=0.776,r_2=0.741(P<0.05)。表明电针能促使脑内释放β-内啡肽,释放增加的β-内啡肽参与镇痛作用,这可能是电针镇痛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丹磺酰肽的荧光定量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磺酰氯和肽反应,得丹磺酰肽(DNS-肽),它具有很强的荧光,对酸水解十分稳定,目前广泛地应用于肽和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分析,也用于组织中氨基酸含量的超微量定量分析.近几年,将此法试用于脑脊液和脑组织中小肽含量的测定,不但灵敏度高,荧光强度稳定,而且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也很好.现将我们试用结果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人脑中分离得到一个肽,它的结构式为Asn—Al—Gly—Ala。用合成的肽证明,它和阿片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和针刺镇痛有关,可能是一个新的神经调制物。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人脑中分离得到一个肽,它的结构式为Asn—Ala—Gly—Ala。用合成的肽证明,它和阿片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和针刺镇痛有关,可能是一个新的神经调制物。  相似文献   
5.
采后GA_3诱导菠萝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的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酚氧化酶(PPO)提取过程中,直接加入GA3溶液,不能使PPO活性增加。采后GA3诱导菠萝(Ananascomosus(L.)Mer.)PPO活性升高的同时,显著提高了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这是果实组织的Pi浓度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果实的后熟,磷脂酶D活性不断下降,GA3处理显著延缓了该酶的下降速度。虽然采后ABA处理使果实PPO活性有小幅度增加,但ABA处理能使GA3对PPO活性的诱导明显加强。  相似文献   
6.
“紫花”芒果采后用可食植物油、蜡、淀粉、碎粉处理,结果表明,向日葵油、竹柏油和霍霍巴蜡处理有推迟果实后熟软化和降低果实失重率的作用,显著减少炭疽病的发生。淀粉处理果实和对照果实后熟软化速度没有明显差异,但木薯淀粉和云苓碎粉处理果实,炭疽病严重程度明显减轻。除向日葵油之外,所用的各种涂料处理均有增加芒果蒂腐病发生的不良影响。向日葵油、竹柏油和霍霍巴蜡处理后9~12天,果肉略带不快异味。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脑啡肽类似物与不同受体亚型的结合,我们用液相法所合成的一系列类似物,以豚鼠回肠和小白鼠输精管作为测定类似物对不同受体亚型结合活性的模型,并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测定了这些类似物对阿片受体的活力,最后我们还用小白鼠热板法测定了它们的镇痛效果。我们发现脑啡肽分子第五位氨基酸侧链的疏水性和游离羧基对δ-受体结合特别重要。对μ-受体来说第五位氨基酸不一定是必需的,而羧端的游离羧基对μ-受体的结合是不利的。第二位甘氨酸被D-氨基酸取代后无论对δ-受体或μ-受体的结合能力都可以提高,但如果D-氨基酸的侧链过于庞大,则大大影响对δ-受体的结合能力。第四位苯丙氨酸对δ-受体来说必须具有典型的苯丙氨酸芳香族。δ-受体对脑啡肽分子的结构要求更为严格,而镇痛活性基本上与μ-受体结合的活性相平行,而与δ-受体结合的活性关系不大。合成的[DAla~2-DSer(Bzl)~5]Enk类似物在与δ-受体上的活力,比已报道的[DAla~2-Ser(Bzl)~5]Enk还要高一倍多,而[DAla-(N-CH_3)Phe~4-DSer(Bzl)~5]Enk的镇痛效果比吗啡要高300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低温打蜡对贮藏菠萝黑心病控制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常温、低温、低温加打蜡 3种贮藏条件下菠萝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 (TSS)、可溶性糖醛酸、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和多酚氧化酶 (PPO)等因素的变化 ,及它们对黑心病发生及发展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温加打蜡可以延缓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醛酸含量的下降 ,降低 PG和 PPO的活性 ,降低黑心病的发病率 ,较好的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花色改造基因工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1987年世界首例成功运用转基因技术改造矮牵牛花色以来,花色改造基因工程技术不断展现它在培育新花色品系上的无穷魅力。介绍了近年来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改造花色的3种主要策略:(1)采用反义RNA及共抑制的方法来改变花颜色的深浅;(2)通过导入新基因产生新奇花色;(3)利用转座子构建特殊表达载体,随机激活花色合成的基因来产生嵌合花色。此外,还对转基因株花色不稳定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0μmol/L甲基紫精(MV)预处理水稻幼苗可明显提高其抗冷力,但这种功效可被钙的螯合剂EGTA(10 mmol/L)和钙调素(CaM)的抑制剂氯丙嗪(CPZ,0.5mmol/L)所抑制。MV预处理提高了幼苗质膜、液泡膜Ca^2 -ATP酶活性,同时也有提高质膜Fe(CN)6^3-还原速率和这些活性的冷适应性,但这些效果均可被EGTA和CPZ所抑制。离体条件下,膜微囊的Ca^2 -ATP酶活性对H2O2、O2^-、-0H敏感。结果显示,MV预处理提高幼苗的抗冷力可能是通过钙信使介导起作用的,钙信使或CaM可能刺激了质膜、液泡膜Ca^2 -ATP酶活性;而该预处理有增加质膜、液泡膜Ca^2 -ATP酶的冷稳定性则可能与该处理有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稳定冷胁迫下细胞膜系统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