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4篇
生物科学   5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凋落物与大型土壤动物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以针阔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为例,探讨了森林凋落物与大型土壤动物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森林凋落物中大型土壤动物的个体数依林型、凋落物厚度、凋落物量不同而异,凋落物的分解程度影响大型土壤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凋落物中矿质元素含量与大型土壤动物体内矿质元素含量相关较好,凋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大型土壤动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明显不相关。本研究为揭示大型土壤动物在凋落物分解中的作用,进而为森林的经营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羊草草原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6,他引:43  
对东北羊草草原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表明 ,生境条件愈优越 ,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愈高 ,种类则愈丰富 .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呈正相关 ,与 pH呈负相关 ,与土壤自然含水量和全P含量关系不明显 .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且表聚性明显 .  相似文献   
3.
采取室内试验,研究蚯蚓对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几种不同阔叶的摄食量及影响因素、蚯蚓在不同阔叶中的生长状况和对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探讨蚯蚓在东北红松阔叶混交林阔叶分解中的作用。蚯蚓喜食枫桦、紫椴和色木槭分解落叶,不喜食水曲柳分解落叶。试验表明,温度、凋落叶种类和凋落叶的分解时间等因素影响蚯蚓摄食量的大小。蚯蚓对3种喜食分解落叶摄食量平均值为:枫桦>色木槭>紫椴。不同温度条件下蚯蚓摄食量平均值为:20℃>25℃>15℃。凋落叶分解时间越长,蚯蚓越喜食,其摄食量也越大。分解落叶的C/N比新鲜凋落叶低。蚯蚓在3种凋落叶中的日增重倍数和日排粪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温度下蚯蚓日增重倍数的平均值为25℃>20℃>15℃。蚯蚓在紫椴凋落叶中日增重倍数高于枫桦和色木槭分解落叶,在色木槭分解落叶的摄食过程中日排粪平均值高于紫椴和枫桦凋落叶。微生物对落叶中有机碳分解40d的作用小于蚯蚓对落叶摄食20d。蚯蚓摄食20d对增加凋落叶中的全氮含量的作用大于微生物单独分解40d。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蚯蚓对阔叶凋落叶的分解占年平均凋落叶量的10.3%左右。蚯蚓在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阔叶分解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本文描述拟双毛派伦螨Parholaspulus paradichaetes Petrova,1967雄螨及前若螨,阿氏派伦螨 P.alstoni Evans,1956后若螨及前若螨,微小派伦螨 P.minutus Petrova,1967和东方派伦螨 P.orientalis Petrova,1967后若螨.  相似文献   
5.
董炜华  殷秀琴  魏健 《四川动物》2012,31(2):259-263
本文研究了赤子爱胜蚓在长春市城郊不同组合的粮食猪粪、饲料猪粪和玉米、水稻秸杆混合物中生长繁殖状况,结果发现赤子爱胜蚓的质量在0 ~30 d大幅度增加,30 ~ 60 d增加减缓,60~ 90 d呈负增长趋势.赤子爱胜蚓产茧量在试验期间的总趋势是递增的.猪粪种类、秸杆种类和两者的混合比例差异对赤子爱胜蚓的质量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粮食猪粪和玉米秸杆混合物的质量比例大致在1∶1时特别适宜赤子爱胜蚓生长和繁殖.赤子爱胜蚓在饲料猪粪和玉米秸杆混合物中的日增重倍数和日产茧量多于饲料猪粪和水稻秸杆混合物.本试验结论可为城郊猪粪和作物秸杆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土壤线虫群落生态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 2 0 0 3年 7月和 9月 ,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进行土壤线虫取样 ,10个采样区 2 8个调查样地 2次共捕获线虫 10 2 2 0只 ,个体密度平均 182 5 0只 /m2 ,分别隶属于线形动物门 2纲 7目 2 0科 32属。真滑刃属、短体属和垫刃属为优势类群 ,是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土壤线虫群落最重要的类群 ,稀有类群个体数量尽管很少 ,但分布的范围并不狭小 ,线虫各类群空间分布的广狭与个体数量的多寡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并末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土壤线虫群落垂直分布 ,受人类活动扰动的生境土壤线虫类群数和个体密度表聚性较差 ,土壤线虫向土壤下层移动明显 ;水平分布 ,天然林和受人类活动扰动生境土壤线虫类群数和个体密度差异显著 ;农田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影响总体是负面的 ,而居民点园地可能增加土壤线虫的类群数和生物多样性。 PPI/MI值对于不同人类活动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变化反映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在所查到的文献中,胸前下盾螨 Hypoaspis praesternalis Willmann,1949和茅舍血厉螨Haemolaelaps casalis(Berlese,1887)已描述了雌螨和雄螨[1-6],本文描述这二种螨的后若螨及前若螨。1 胸前下盾螨 Hypoaspis praesternaltsWillmann,1949 后若螨(图1-3)体黄色,卵圆形,长宽 379-437 X 218-264(414 X 239)μm。背板覆盖背面大部,有狭而深的侧切口,前区有刚毛22对,后区有刚毛17对,均光…  相似文献   
8.
乌苏里土厉螨 Ololaelaps 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1 96 4和维内土厉螨 Ololaelapsveneta( Berlese,1 90 3)在所查到的文献中仅描述了雌螨和雄螨[1 ,2 ] ,本文描述其若螨。文中测量单位为μm,括号内为测量均值。1乌苏里土厉螨 Ololaelapsussuriensis Bregetova et Koroleva,1964  形态描述 后若螨 (图 1 - 3)体黄色 ,近圆形 ,长宽 51 7- 6 55× 4 0 2 - 540 ( 577× 4 6 6 )。背板覆盖整个或几乎整个背面 ,有深而狭的侧切口。背板前区有毛 1 9对 ,后区 1 4对 ,均细小 ,另有若干对小圆孔。胸板长 2 30 - 2 6 4( 2 37) ,St2…  相似文献   
9.
马立名  殷秀琴 《蛛形学报》1999,8(2):106-108
报道中气门地螨股10种螨为中国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