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盐藻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盐藻的研究与开发杨雪梅,吴起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盐藻是一种在食品、医药保健、化工和养殖业中有独特经济价值的微藻。本文从盐藻的生物学、养殖和开发利用三个方面总结了盐藻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盐藻的形态分类、生理机制、卜胡萝卜素的累...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低温预处理石榴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催芽‘峄城大青皮甜’石榴种子为材料,经2~4℃低温预处理5、10和15d,置于不同盐分梯度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并测定分析幼苗生长、细胞保护酶活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及电导率变化,以阐明盐胁迫下低温预处理对石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适当的低温预处理和低盐胁迫能提高石榴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低温处理5d和0.1%低盐环境下有利于壮苗生长。(2)适当时间的低温预处理(5d)可显著提高石榴幼苗的保护酶(SOD、POD、CAT)活性,长时间的低温预处理(15d)却降低了幼苗的保护酶活性;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石榴幼苗的保护酶活性也逐渐升高,并在盐浓度为0.3%时均达到最大值,说明当盐浓度高于0.3%时超出了石榴幼苗保护酶系统的调节范围,从而发生盐害。(3)低温预处理5d和10d降低了幼苗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幼苗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的含量也逐渐升高。(4)5d和10d的低温预处理可以提高石榴幼苗细胞膜透性,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相对电导率也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在低盐环境下,适当时间的低温预处理能显著促进石榴种子萌发生长,其幼苗能通过调整自身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以及体内保护酶活性,降低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保证细胞膜的完整性,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活性,从而有效减轻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表现出较强的抗盐性。  相似文献   
3.
医疗设备管理是医院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影响着整个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传统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和越来越大的资产金额面前容易造成管理工作量大、设备利用率低下、资产盘点困难甚至设备流失等问题。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设计了一个新型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设备管理系统。此系统根据设备的价值高低分为高值设备管理系统、中高值设备管理系统和低值设备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和一个控制中心。3个子系统拥有同一个控制中心,统一对设备的出入库、维修、调配等进行管理。系统正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实施部署,将有效提升医院设备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保安万灵丹中升麻素苷、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 桉叶醇和苍术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 HPLC 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C18 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A 为甲醇- 乙腈(2 : 1),流动相B 为0.1% 磷酸水溶液,流速为1.0 mL · min-1;进样量为20 μL;检测波长分别为254 nm(用于升麻素苷和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203 nm(用于茅术醇和β- 桉叶醇)和 340 nm(用于苍术素)。结果: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桉叶醇和苍术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4.30~86.00 mg ·L-(1 r=0.999 4)、5.85~117.00 mg · L-1(r=0.999 7)、16.42 ~ 328.40 mg · L-1(r=0.999 3)、15.16 ~ 303.20 mg · L-1(r=0.999 9)和12.78 ~ 255.60 mg · L-1(r=0.999 5); 精密度、重复性及稳定性试验中所测各目标组分峰面积的RSD 均小于2.0%;升麻素苷、5-O- 甲基维斯阿米醇苷、茅术醇、β- 桉叶醇和苍术素的平 均加样回收率/RSD(n=6) 分别为97.49% /1.45%、96.81% /0.94%、98.60% /1.65%、97.96% /1.38%和99.22% /1.2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作保安万灵丹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修晓光  杨雪梅  邓海峰 《生物磁学》2009,(16):3092-309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控性。方法:选择择期眼科手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组(RP组)和异氟醚吸入全麻组(Ⅰ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mg·kg^-1,丙泊酚2mg·kg^-1,维库溴胺0.1mg·kg^-1,观察组用瑞芬太尼2μg·kg^-1,对照组用芬太尼3μg·kg^-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RP组麻醉维持采用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1min^-1和丙泊酚,Ⅰ组麻醉维持用异氟醚吸入,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整异氟醚吸入浓度和丙泊酚输注速度。观察围术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气管拔管和清醒的时间,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变化:两组T1、T2、T3、T4与T0比较,MAP明显降低(P〈0.05),T5与T0比较,MAP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T0、T1、T2、T3、T4、T5点,MAP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病人心率(HR)变化:Ⅰ组:T3、T4、T5与T0比较,心率显著增快(P〈0.05),RP组:T1、T2、T3、T4与T0比较,心率明显降低(P〈0.05),T5与T0比较,心率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组在T0心率无明显差异,T1、T2、L、T4、T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率明显降低(P〈0.01)。麻醉苏醒时间比较:RP组与Ⅰ组比较,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RP组术后躁动、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可为小儿眼科手术提供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快速苏醒,适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6.
魏娜  唐焕新  杨雪梅  冯力  吴蔚  佟达 《生物磁学》2013,(35):6933-6936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在我愿接受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参麦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参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加以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FEVl)及血气分析情况等相关指标。结果:参麦组的治愈率为91.18%,与对照组的53.12%相比较,差异显著(X^2=10.8800,P〈0.05)。参麦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结果包括氧分压值和二氧化碳分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疾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不仅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病情好转加快,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与腺病毒E2启动子结合因子1(E2F-1)在大鼠催乳素(PRL)瘤中的表达来探讨两者在PRL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E组,n=20):皮下植入17β-雌二醇的方法诱发大鼠PRL瘤;对照组(C组,n=20):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雌激素诱导10周后处死大鼠,心脏穿刺取血,4%多聚甲醛体内灌流取出脑垂体,称重,ELISA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PRL水平,垂体组织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两组大鼠垂体组织中PTTG蛋白质、E2F-1蛋白质的表达。结果雌二醇作用10周后,据垂体重量、垂体组织学变化和血清PRL水平证实PRL瘤诱导成功。PRL瘤组中,PTTG蛋白质、E2F-1蛋白质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TTG蛋白质和E2F-1蛋白质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γ=0.764,P〈0.01)。结论 PTTG与E2F-1在大鼠PRL瘤中共同过度表达,参与了大鼠PRL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球癌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新发的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50%,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癌比例约80%。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被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核心治疗措施,其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就HBV相关HCC的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虫瘿是植物受致瘿昆虫产卵和取食等刺激而异常生长形成的不正常组织。营养假说认为虫瘿组织营养物质的含量高于寄主植物的成瘿部位,而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低于寄主植物的成瘿部位。向川安瘿蜂(Andricus mukaigawae)属膜翅目(Hymenoptera)瘿蜂科(Cynipidae),在白栎(Quercus fabri)枝条上形成虫瘿。本文基于非靶向代谢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鉴定和比较向川安瘿蜂幼虫期虫瘿与寄主植物成瘿枝的代谢物。研究结果表明,向川安瘿蜂虫瘿和成瘿枝的代谢物组成存在差异;虫瘿的脂肪含量均高于成瘿枝,虫瘿的4种单宁和4种黄酮物质的含量均低于成瘿枝,这支持营养假说;虫瘿的氨基酸含量均低于成瘿枝,部分酚类物质的含量高于成瘿枝,这不支持营养假说。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产业的种质资源基础: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鹃花种质资源是决定未来杜鹃花产业发展潜力的根本。作者通过探讨杜鹃花种质资源保育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试图为我国杜鹃花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目前全球杜鹃花产业的种质资源利用率为12.0–15.0%,我国仅为8.7–12.2%,仍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现今利用的杜鹃花种类以映山红亚属(Subgenus Tsutsusi)、羊踯躅亚属(Subgenus Therorhodion)等中小型半常绿或落叶类群为主。作者根据多年的观察,指出了我国的一些适合用于未来品种选育的原始种类。目前,我国杜鹃花产业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对种质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研发平台建设滞后、缺乏持续提供新品种及其配套技术的能力等。为此,作者提出了如下对策:(1)正确认识杜鹃花的资源价值,加强杜鹃花知识的传播,在种质资源型产业的构建、改造、运作等过程中充分权衡和监督种质资源基础设计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2)构建杜鹃花种质资源联盟,建立3–5个以杜鹃花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3)提升杜鹃花产业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