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姜炎彬  邵小明  李融 《广西植物》2010,30(6):818-820
在四川省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高山草甸上发现了生长在牦牛骨头上的苔藓。共有四种藓类植物:真藓科的真藓、刺叶真藓、丛藓科的短叶小石藓以及葫芦藓科的中华葫芦藓,它们都是顶蒴藓类。这是骨生苔藓植物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报道。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兴凯湖沼泽地苔藓植物群落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夏在黑龙江兴凯湖沼泽地中随机选取47个1m×1m样方,进行苔藓植物及相应维管植物群落调查,并测量记录环境因子,以分析苔藓植物多样性,探讨影响苔藓植物生长与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沼泽地中共有苔藓植物5科、6属、7种,其中粗叶泥碳藓(Sphagnumsquarrosum)和中位泥碳藓(S.magellanicum)为优势种。CCA分析结果显示,粗叶泥炭藓和中位泥炭藓多分布于水位埋深大的生境中,且前者常出现于以细叶苔草(Carexrigescens)为主的群落中,而后者则主要出现于以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为主的群落中;中位泥炭藓能生长于沼泽地pH4·4~6·5的所有生境中,粗叶泥碳藓则局限生长于pH5·3左右的生境中,而大湿原藓(Calliergonellacuspidata)、万年藓(Climaciumdendroides)、地钱(Marchantiapolymorpha)和镰刀藓(Drepanocladusaduncus)等4种苔藓植物生长于水体pH值为6·3左右的生境中。研究认为,沼泽地的水位埋深、水pH值和维管植物群落特征是影响这7种苔藓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双启动寡聚核苷酸引物的PCR技术及其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物的设计是决定PCR反应能否特异性及高效地扩增的要素之一。双启动寡聚核苷酸(dual 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引物,是一种包含两个独立的特异性引物区域和寡聚次黄嘌呤(poly I)碱基桥连结构的设计方法。近年来,基于双启动寡聚核苷酸引物的P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检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检验及动植物病毒检验检疫等领域,检验结果符合检验检疫行业标准。与常规PCR引物相比较,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具有特异性更强,实用性良好等优点。本综述系统地综述了双启动寡聚核苷酸引物的设计原理及DPO-PCR技术在检验检疫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