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生物科学   7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金丝猴的牙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牙齿对古生物、古人类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牙齿也是动物分类学所依据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所提供的亲缘证据和来自其他方面的材料多是相吻合的。在讨论和评价现生灵长类时,牙齿同样是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就目前所知,已发表的金丝猴(Rhinopithecus)牙齿的研究资料较少。Hooiier(1952)和Swindler(1976)对川金丝猴的牙齿只作了一个简单的记录和扼要的形态描述。至于滇金丝猴和黔金丝猴牙齿的研究纯属空白。为此,有必要对这三个类群牙齿的形态结构作一个简要的比较观察,试图找出它们之间和属间的异同点,为今后的综合性探讨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1972—1973年间,我们对一头雌性云南小野牛进行了生长发育的测定,其结果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来源:一头雌性的云南野牛幼体,系1972年4月1日,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公社,丫口寨的傜族社员所捕获。捕到时,此牛脐带刚脱落,脐带口尚具渗出物。显然是一只刚出生的小牛犊。 二、小野牛的饲养管理:小野牛捕到后社员曾利用家牛哺过乳。运至乳牛场后,我们即改用荷兰奶牛进行哺乳,在小野牛半岁前,我们一直用乳牛进行哺乳,每天定时哺乳四次,每次15—20分钟。平时,奶牛与小野牛分别关养。哺乳前将奶牛后肢用绳索保定,以防奶牛踢伤牛犊。半岁后除哺乳外,尚逐渐加喂白菜、胡萝卜和混合精料。一周岁后即断了奶,改用粗精饲料喂养。每日精料配合如下:  相似文献   
3.
云南灵长类的分类和分布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整理云南兽类过程中,相继发现一些国内尚未记载过的新纪录,现仅就其中的食虫目(Insectivora)部分简报如下: 1.树鼩阿萨姆亚种Tupaia belangeri assamensis Wroughton,1921 云南西北部:贡山2♂♂,1♀,6(皮);泸水(片马)7♂♂,2♀♀.体重137(110—166),体长172(160—185),尾长174(161—185).后足长42(38—44),耳长13(10—16);颅全长49.3(48.5—50.5).颧宽25.1(24.0—26.5),脑颅宽19.6(19.1—20.2),上齿列长24.5(23.5—26.1). 体型较国内已知的三个亚种(T.b.chinensis云南西部和南部;T.b.yunalis云南东南部,贵州和广西西南部;T.b.modesta海南岛)为大,(后三个亚种的颅全长平均仅47毫米左右)。体色较T.b.chinensis和T.b.modesta深暗,上体为暗橄榄茶黄色,肩纹棕黄色且较显著。下体除胸腹中央区域有较窄的茶黄色(至毛基)並在喉部扩大成楔形外,余均与背色相似,绝无灰白色毛区。T.b.yunalis的腰臀部显著地较肩背部深黑。但贡山、泸水一带的标本前后色调均匀一致,亦无深黑色。  相似文献   
5.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分布和习性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远在1871年,珍贵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就已被人们发现了。当时法人R.P.Soulie到云南采到的标本,经送到巴黎博物馆后,直到1879年才由Milne-Edwards正式报导(Allen 1938)。该作者在发表新种时还报导了关于这种灵长类动物的部份生物学资料(Elliot 1913)。时隔近百年,直到彭鸿绶等(1962)在云南德钦收集到8张这种动物的不完全皮张,从而第二次报导了滇金丝猴的存在。由于该种灵长类动物的分布区域狭窄,并且生活在交通异常不便的狭谷山区,人们不仅对它的生物学确实很少了解,甚至有人认为滇金丝猴可能已经绝灭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麝一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致祥 《动物学研究》1981,2(2):157-161
1973—1978年间,我们对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的脊椎动物进行了多次考察。在考察中,先后获得珍奇的黑麝标本计十号,经对比研究实属麝亚科一新种。记述如下。 黑麝Moschus fuscus新种 正模标本:采集号73556,♂(成),1973年12月21日,采于贡山县巴坡三队。海拔3500米。 副模标本:采集号73456,♂(成)。1973年11月15日。采集地和高度与正模标本同。 研究标本,贡山巴坡1♂(成),1♂(半成体)。碧江1♂,5♂♂(碧罗雪山  相似文献   
7.
白头叶猴的分类订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于1963、1976和1977年间,先后几次到贵州、广西南部进行黑叶猴的生态地理调查,采到黑叶猴标本22号,观察了近40个猴群。经研究,认为白头叶猴 Presbytis leucocephalus T’an,1957应让正为黑叶猴 Presbytis francoisi的一个亚种。鉴于原命名人未作正式描记,故予记述如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