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生物科学   1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掷孢酵母作为伴生菌产生VC前体KG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掷孢酵母作为伴生菌与氧化葡萄糖酸杆菌组成新混菌体系,通过测定生长代谢曲线,对其产酸性能和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新菌系产酸能力高于现有菌系,酸量增加5-7mg/ml,发酵周期缩短6-8h,酸转化率提高3-4%,最高产酸点pH值下降约0.5个单位,表现出较大的产酸潜力和可修饰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临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关系,研究其耐药机制,本研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鲍曼不动杆菌共87株,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MSBLs及OXA等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携带blaTEM(93.1%)和blaOXA23(74.7%),说明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与blaTEM和blaOXA23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脑转移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10年21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SPSS软件包,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r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描绘生存曲线和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显示PS评分(p=0.006)、脑转移病灶数目(P=0.038)、有无脑转移的症状(P=0.001)、有无颅外器官转移(P=0.037)和治疗方法(P=0.045)等对生存期有影响,而年龄(P=0.887)、性别(P=0.207)、病理类型(P=0.727)、肺癌的部位(P=0.104)、脑转移病灶部位(P=0.401)对生存期无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肺癌脑转移预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PS评分、有无脑转移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而有无颅外器官转移和脑转移灶的数目等因素被削弱。结论:PS评分、有无颅外器官转移和脑转移病症灶的多少是脑转移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FAP是否通过RhoA/ROCK、Racl-GTP通路发挥促增殖、侵袭和迁移作用。方法:用MTT实验,Transwell实验和迁移实验检测FAP、RhoA/ROCK、Racl-GTP对卵巢癌细胞系HO-8910PM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结果:1、MTT法,迁移和侵袭实验证实用Y-27632抑制RhoA/ROCK途径能够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FAP联合作用时促进作用增强。2、MTT法,迁移和侵袭实验证实NSC23766抑制Racl途径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与FAP联合作用使FAP的促进作用减弱。结论:l、RhoA/ROCK通路抑制HO一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Racl-GTP促进H0—8910PM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2、FAP不是通过RhoA/ROCK而是通过Racl—GTP信号通路在HO.8910PM细胞发挥促增殖、迁移和侵袭作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与学历之间的关系,为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不同学历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学历实习护生SCL-90量表测试所得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均高于常模组具体得分,不同学历SCL-90量表测试所得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有差异。结论: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是不同学历实习护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研究生、本科学历实习护生更为严重,不同学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一维响应变量时最高无毒副作用剂量水平的识别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毒性试验中,将暴露在某一剂量水平下的处理组与接受相当于零剂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感兴趣的变量通常会呈现一种递增的趋势。考虑不会导致风险显著增加的最高剂量,本文使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方法得到该剂量水平的强相合估计,并且通过两组数据及模拟的结果来说明AIC方法的优良性.  相似文献   
9.
Eukaryotic microtubular cytoskeleton plays crucial roles in various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cell division, polar cell expansion and cell differentiation[1, 2]. The basic filament-forming unit of microtubules is a heterodimer protein composed of a-tubulin and b-tubulin polypeptides. In the higher plants studied, both a- and b-tubulin genes form multigene families. While some of these tubulin genes are expressed constitutively, many others exhibit tissue-, organ- or cell type-specific exp…  相似文献   
10.
棉花微管蛋白基因GhTub1在纤维细胞中的特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纤维发育前期和中期的胚珠及纤维细胞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 通过ESTs分析获得了一个β-微管蛋白家族成员(GhTub1). 以该cDNA的3′-UTR为探针, 利用Northern杂交方法, 对GhTub1基因在棉花不同器官及棉纤维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进行了分析, 发现该基因的表达具有棉纤维细胞特异性. 在纤维发育过程中, GhTub1转录产物的累积主要发生在纤维细胞延伸阶段, 在纤维延伸速度最快时达到高峰. 利用裂殖酵母系统, 对GhTub1的细胞内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 发现该基因在酵母中过量表达能使其细胞显著伸长或分支. 这些实验结果暗示GhTub1基因可能在纤维细胞的极性延伸中具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