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生物科学   16篇
  2014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与免疫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要求建立和提供高度灵敏的方法与试剂,以各种非放射测定技术取代敏感的放射标记测定技术。八十年代末以来,国外许多大公司象美国的Sigma等都制成了抗生物素(Biotin)、抗地高辛(Dig)和抗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血清作为商品出售,但价格十分昂贵。为此,我们先后制成了活化Biotin和防化Dig标  相似文献   
2.
葡萄球菌肠毒素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蛋白质之一。目前由于对各类毒素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不太高(ELISA在1~10ng/ml),常常造成漏检。国内仅1篇文献报告采用BA-ELISA测定SEB的最低下限为0.38~1.5ng/ml,去年日本学者报道用BA-ELISA测定TSST的敏感性限30pg/ml。为了进一步提高对各类SE检测的敏感度,我们使用自制的兔抗SEA、兔抗  相似文献   
3.
人甲状旁腺激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甲状旁腺激素(PTH)分子由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二级结构中富含α-螺旋,该螺旋结构在与受体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探索PTH分子结构与功能间的关系,有助于制药工业的发展,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本阐述PTH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口服孟鲁司特和糠酸莫米松鼻喷剂联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以优化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48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MM组,24例)和糠酸莫米松组(MS组,24例)。MM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喷鼻1次,每次2喷),孟鲁司特片口服(5mg/次,1次/天,睡前30分口服);MS组患者给予糠酸莫米松喷鼻(早晨喷鼻2次,每次2喷)。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等临床症状及鼻内镜的检查结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症状评分的改善高于1月末(P0.05);治疗3个月后,MM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MS组(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儿童常年性变异性鼻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糠酸莫米松治疗,且不良反应少。对于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治疗应以序贯性和个体化治疗为原则,最大程度发挥糠酸莫米松与孟鲁司特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染料亲和层析(Cibacorn Blue柱)和离子交换层析(Macrosphere WCX柱)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唾液腺的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进行纯化,经SDS-PAGE证实其分子量为66 kD。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可以水解ATP和ADP,但对AMP无水解作用,水解ATP和ADP的Km值均为0.2 μmol/L,Vmax值分别为12.5和15.6 μmol/(min·mg)。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水解ATP的中间产物是ADP,最终产物是AMP和正磷酸。表明腺苷三磷酸双磷酸酶水解ATP的位点是5'-核苷酸的γ-磷酸键,水解ADP的位点是5'-核苷酸的β-磷酸键。  相似文献   
6.
7.
采用生化技术进行蚊虫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Robert等综述了昆虫同工酶及其意义;McDonald等和我国的缪建吾都分别报道了白纹伊蚊的酯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不同地理株的同种蚊虫的生化分析结果。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IFE),先后对三属六种十二株伊蚊、库蚊及按蚊作了酯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及蛋白的生化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采用本所饲养的白蚊伊蚊[Aedes albopictus(Skuse)]广州株、南宁株、上海株、海南株、云南株及宜兴株;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Linnaeus)]Bora-Bora株和海南株;黄斑伊蚊(Aedes flavopitus Yamada)。淡色库蚊  相似文献   
8.
采用生化技术进行蚊虫分类学和亲缘关系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Robert等综述了昆虫同工酶及其意义;McDonald等和我国的缪建吾都分别报道了白纹伊蚊的酯酶及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图谱,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不同地理株的同种蚊虫的生化分析结果。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IFE),先后对三属六种十二株伊蚊、库蚊及按蚊作了酯酶、α-磷酸甘油脱氢酶及蛋白的生化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初期,Blix等便提出了对DNA抗原性研究的课题,由于生化与免疫技术发展的局限,作者未能充分证实DNA抗体的特异性。十年后由Plescia和Bernard分别以氧化法制成了抗DNA的特异抗体,不久,Halloran以化学交联法制成了抗单核苷酸、寡核苷酸和DNA的抗体。到1970年Stollar等便揭示出抗体的特异性与DNA双螺旋构象的关系。上述三方面对核酸免疫开拓性研究,为核酸的免疫分子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烧伤毒素(Burn Toxin,BT)是一种存在于体液循环中、且具有特异抗原性的一种氧化而聚合的脂蛋白。其抗体对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它是近年来创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国外已进行到定量的临床测定阶段,但国内至今未见有关研究的报道。 为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烧伤的机理。以及与临床治疗的关系,协作组开展了对人和大鼠人工致烧伤皮肤中毒素提取物的制备及生化分析的研究。参考瑞士Allg(?)wer等报道的关于BT研究的技术程序。并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