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15篇
  201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多种方法诱变获得一株新型肌苷产生菌--产氨短杆菌GMBA-800,对其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肌苷产量从5g/L提高到18.41g/L,发酵周期从84h缩短为63h。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我国鼎湖山牛肝菌20个种,其中4个新种,1个新变种以及15个国内新记录。褐小牛肝菌属Fuscoboletimus Pomerleau et Smith和南方牛肝菌属Austroboletug(Corner) Wolf 为新纪录属。4个新种是:辐射状条孢牛肝菌Bolelellus radiatus Bi sp. Nov.,亚黄褐牛肝菌 Bolettty sublulvus Bi sp.nov., 变红褐色牛肝菌Boletus rufo-brunnesgens Bi sp.Nov. 以及近浅灰色牛肝菌Boletus subgriseus Bi sp.nov., 1个新变种为小近自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ubleueophaeum Dick et Smell var. msnimum Bi var. nov. 文中有分属和分种的检 索表。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3.
采用多种方法诱变获得一株新型肌苷产生菌──产氨短杆菌(Brevibacteriumammoniagenes)GMBA-800(具有腺嘌呤、生物素双重营养缺陷型和对8-氮杂鸟嘌呤、磺胺胍、6-流基嘌呤有抗性),对其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肌苷产量从5g/L提高到18.41g/L,发酵周期从84h缩短为63h。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4.
一、东北刺人参的生态条件及分布规律1.东北刺人参的地理分布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Eohinopanaxelatus Nakai.)的分布区,北起乌苏里江以东的锡霍特山南部,南至长白山脉,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分布带,地跨中、朝、苏三国国境(图1)。分布带南北跨纬度四度左右,正好是靠近渤海与日本海。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量充沛,气温与湿度适宜。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气候寒冷,尤以积雪深厚和结冻期长而著称。东北刺人参在这种生态环境长时期作用下,形成自己比较狭小而又特殊的地理分布区。  相似文献   
5.
以谷氨酸生产菌天津短杆菌(Brevibacteriumtientsinens)T6-13为出发菌株,经菌体或原生质体紫外线(UV)、氯化锂、香豆素等多因子诱变和高温驯化,选育出琥珀酸、生物素营养缺陷型,耐高糖、耐高谷氨酸又不利用谷氨酸,且温度适应范围大(既可在常温32-38℃发酵,又可在高温36-42℃发酵)的突变株GMH-908。以淀粉糖为碳源,生物素亚适量,摇瓶常温发酵产酸95g/L以上,高温发酵产酸74.9g/L,比出发菌株T6-13分别提高26.67%和22.99%;工业生产常温发酵月平均产酸85-88g/L,转化率52-54g%,单罐最高产酸108g/L,转化率58%;高温发酵产酸达76.5g/L,转化率49.5%。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我国鼎湖山牛肝菌20个种,其中4个新种,1个新变种以及15个国内新记录。褐小牛肝菌属 Fuscoboletinus Pomerleau et Smith 和南方牛肝菌属 Austroboletus(Corner)Wolf为新纪录属。4个新种是:辐射状条孢牛肝菌 Boletellus radiatus Bi sp. nov.,亚黄褐牛肝菌 Boletus subfulvus Bi sp. nov.,变红褐色牛肝菌 Boletus rufo-brunnescens Bi sp.nov.以及近浅灰色牛肝菌 Boletus subgriseus Bi sp. nov.。1个新变种为小近白褐疣柄牛肝菌Leccinum subleucophaeum Dick et Snell var. minimum Bi var. nov.。文中有分属和分种的检索表。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汉文和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8科35种伞菌孢子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孢壁纹饰,提出伞菌孢子纹饰的一些基本类型,井澄清在光学显微镜下曾被误解的某些种类的孢子纹饰。  相似文献   
8.
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大型真菌比较丰富和复杂。本文报道该地区有关多孔菌科的4个新种和14个新纪录,其中小多孔菌Polyporus minor Bi et G.Y.Zheng sp.nov.,近莲座多孔菌Polyporus subfloriformis Bi et Zheng sp. nov.,近软多孔菌Polyporus submollis Bi etZheng sp.nov.和近多年生多孔菌Polyporus subperennis Bi et Zheng sp.nov.,等为新种。  相似文献   
9.
蝙蝠蛾拟青霉液体发酵工艺优化及菌丝体腺苷含量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摇瓶液体培养的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蝙蝠蛾拟青霉PH-2菌株液体发酵的培养基成分和条件。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以菌丝体生物量和腺苷含量为联合指标,确定PH-2菌株液体发酵高产菌丝体和腺苷的培养基配方。通过试验获得的最佳配方为:玉米淀粉40g/L,葡萄糖5g/L,玉米浆25g/L,硫酸镁·7H2O 1g/L,磷酸二氢钾1g/L,硫酸锌1.5g/L,维生素B1 25mg/L;培养条件为:初始pH 6.0,装液量150mL/500mL,接种量8%(V/V),温度26℃,转速120r/min,培养7d。在该工艺下,菌丝体生物量达到25.2g/L。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到菌丝体中腺苷含量为2.76m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蝙蝠蛾拟青霉菌丝体或其相关产品中腺苷的检测手段。本工艺的优化试验获得了较高的菌丝体收率,菌丝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鼎湖山小皮伞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广东鼎湖山小皮伞属(Marasmius Fr.)的34个种,其中新种4个,国内新记录20个。新种为拟花味小皮伞(M·pseudo-euosmus Zheng et Bi sp nov.),近刚毛小皮伞(M. subsetiger Bi et Zheng sp. Nov.),脐状小皮伞(M.Umbilieatus Bi et Zheng sp.nov.)及 近血红小皮伞(M. subaimaru Bi sp.no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