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2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荸荠皮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DPPH自由基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水杨酸法分别表征了荸荠皮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能力。结果显示,脱蛋白和未脱蛋白荸荠皮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活性,但该活性明显低于茶多酚。脱蛋白多糖清除DPPH.的能力高于未脱蛋白多糖,其清除50%DPPH.的作用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50.26 mg.L-1和76.22 mg.L-1。两种多糖清除.OH和O2-.的能力相当,其EC50(g.L-1)分别为0.118和0.124以及10.87和9.53。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患者的血清因子分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肝吸虫患者共56例,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吡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阿苯达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转阴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64.3%,且观察组患者血清IL-2和IFN-γ治疗后明显增加,血清IL-2明显降低。结论: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能有效治疗肝吸虫病,并且能够维持患者血清因子水平平衡,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