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1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花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亲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7个随机引物对来自中国和美国的29份花莲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扩增形成207条谱带,多态带122条,多态率为58.94%。说明中国花莲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还显示:(1)花莲种质资源可被分为2个品种群:品种群Ⅰ以大花型为主,少量小花型。品种群Ⅰ以中小型花为主。又在欧氏遗传距离11.01处分为7个亚品种群。(2)美洲黄莲与中国莲的花莲之间在DNA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与中小型花关系更近。  相似文献   
2.
藕莲是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ssp.nucifera)的3种类型之一,在我国作为水生蔬菜栽培的历史愈两千年。对国家种质资源圃中来自17个省和直辖市的68份藕莲资源的19个形态和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并对其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整藕重与主藕重、主藕长和第三节粗成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藕重对整藕重的正向效应最高(0.98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成分占总变异的77.33%。结果还显示对整藕重负效应最高的是主藕重/整藕重(-0.296)。聚类分析发现所有藕莲资源可分为5组。  相似文献   
3.
对从国家种质资源圃中选取的40份花莲种质资源的19个形态性状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花型、花瓣数、雌蕊是否瓣化、雌蕊瓣化程度和根茎颜色与花蕾形状呈显著正相关,其中花型、花瓣数和根茎颜色与花蕾形状呈极显著高度相关。通径分析表明现蕾期对花型有显著正向效应(0.552),其次是花瓣数(0.516)和根茎颜色(0.368)。与花型呈显著负相关的性状有花瓣长(-0.801)、现花期(-0.558)和叶宽(-0.451)。主成分分析显示前四个成分累计贡献率达65.68%。聚类分析将所有材料分为四组。  相似文献   
4.
慈姑种质资源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保存在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内慈姑41份地方品种、26份野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多样性指数均较大,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1.840~2.039)高于质量性状(1.033~1.382),说明这些慈姑种质资源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样性,且数量性状遗传变异更丰富;与慈姑种质资源产品相关的性状变异系数较高(24.16%~62.01%),利用现有资源选育球茎大、产量高的品种成为可能。基于慈姑资源13个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67份慈姑种质资源分为3类,第Ⅰ类为野生资源类群,该类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类,第Ⅱ类为栽培黄慈姑类群,第Ⅲ类为栽培乌慈姑类群,该类亦可进一步分为2个亚类,大类或亚类间亲缘关系较远,在慈姑杂交育种时宜选择类群间或者亚类间的材料为亲本。  相似文献   
5.
不同类型莲资源的RAPD聚类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17个随机引物对32份莲属(Nelumbo)品种资源进行RA PD分析.扩增形成207条谱带,其中多态带193条,占93.23%,显示该属植物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还表明:(1)莲属种质资源可分为3个品种群:花莲、子莲和藕莲,与传统的园艺学分类相吻合.(2)美洲黄莲与中国莲的花莲之间在DNA水平上差异不大,遗传背景与花莲更相似.(3)藕莲、子莲和花莲可能由不同遗传背景的野莲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多子芋3个品种群在水旱生态环境中的栽培比较试验表明(1)多子芋在旱生环境中的单株母芋质量、单株子芋质量、单株孙芋质量、单株子芋孙芋总质量、单个子芋平均质量、单个孙芋平均质量、单个子芋孙芋平均质量都显著地高于在水生环境中的相应值,而单株子芋数量、单株孙芋数量、单株子芋孙芋总数量、单个曾孙芋平均质量差异不显著,仅单株曾孙芋质量和单株曾孙芋数量表现为水生环境极显著地高于旱生环境.因此,多子芋以旱栽为宜.(2)在品种群间,单株球茎质量和单株球茎数量在旱生环境中的差异较小,而在水生环境中的差异较大.红紫柄品种群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性最强,绿柄品种群的适应性最弱.无论是在水生环境还是在旱生环境,品种群间同级别单个球茎质量的差异都不显著.(3)品种群间单株球茎质量、单株球茎数量、品种群内单个球茎质量的变异系数在水旱生态环境中,一般都表现为曾孙芋>孙芋>子芋,水生环境>旱生环境,单株球茎质量>单株球茎数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芋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综述了中国芋种质资源的起源、分布、分类、保存、营养成分、形态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种质创新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多子芋3个品种群在水旱生态环境中的栽培比较试验表明:(1)多子芋在旱生环境中的单株母芋质量、单株子芋质量、单株孙芋质量、单株子芋孙芋总质量、单个子芋平均质量、单个孙芋平均质量、单个子芋孙芋平均质量都显著地高于在水生环境中的相应值,而单株子芋数量、单株孙芋数量、单株子芋孙芋总数量、单个曾孙芋平均质量差异不显著,仅单株曾孙芋质量和单株曾孙芋数量表现为水生环境极显著地高干旱生环境。因此,多子芋以旱栽为宜。(2)在品种群间,单株球茎质量和单株球茎数量在旱生环境中的差异较小,而在水生环境中的差异较大。红紫柄品种群对水生环境的适应性最强,绿柄品种群的适应性最弱。无论是在水生环境还是在旱生环境,品种群间同级别单个球茎质量的差异都不显著。(3)品种群间单株球茎质量、单株球茎数量、品种群内单个球茎质量的变异系数在水旱生态环境中,一般都表现为曾孙芋>孙芋>子芋,水生环境>旱生环境,单株球茎质量>单株球茎数量。  相似文献   
9.
野生莲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16个随机引物对来自6省的12份野生莲(Nelumbonucifera)资源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扩增形成141条谱带,其中多态带79条,占56.03%。显示野生莲在我国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还表明:1)野生莲资源遗传分化十分明显,虽有一定的地域相似性,但有些地区的分化也很明显;2)野生莲资源可分为3类,与园艺学分类比较相似,可能暗示了现代莲由不同遗传背景的野生莲演化而来。  相似文献   
10.
对206份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球茎类型来分,干物质含量魁芋>多头芋>魁子兼用芋>多子芋。淀粉含量魁芋>魁子兼用芋>多头芋>多子芋,干物质和淀粉含量都以魁芋最高,分别为27.38%、20.21%,多子芋最低,分别为19.54%、13.35%。蛋白质含量多头芋>魁芋>多子芋>魁子兼用芋,以多头芋的含量最高为1.54%,其他类型相差不大。可溶性糖含量魁芋>魁子兼用芋>多子芋>多头芋,以魁芋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1.21%,其他芋类型相差不大。按母芋芽色来分,多子芋中,干物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红芽多子芋>白芽多子芋,可溶性糖含量白芽多子芋>红芽多子芋;多头芋中,干物质、淀粉、可溶性糖白芽多头芋>红芽多头芋,蛋白质含量红芽多头芋>白芽多头芋。在整个芋种质资源中,芋的干物质含量与淀粉含量(r=0.9583**)、干物质含量与蛋白质含量(r=0.5529**)、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r=0.5284**)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r=-0.2934**)、淀粉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r=-0.3391**)、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r=-0.4498**)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本研究还按叶柄颜色类型对芋种质资源品质性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