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9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POR6是一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重复顺序。利用脉冲电泳技术和Southern分析,表明它是非均匀地散布于基因组中的。经测定POR6的拷贝数约为30—40,序列测定未发现在内部有更小的重复单位。用POR6作探针对44株稻瘟病菌进行DNA指纹分析,分析的中国北方地区的22个菌株可根据相似率归并成8个谱系。对一些转管培养中致病型发生变化的菌株用POR6进行指纹分析,发现这些菌株在转管过程中基因组DNA是有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被誉为人类"第二基因组"的肠道菌群能够影响糖脂代谢,进而调节相应疾病。本文就肠道菌群的分布、种类、影响因素进行大体介绍,主要对肠道菌群与糖脂代谢疾病联系和肠道菌群调节糖脂代谢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进行综述,希望能够对糖脂代谢疾病的临床诊治带来裨益,为在此领域上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比较椎板间内镜与椎板小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指标。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对2012-2014 年共计126 例在我科行椎板间内镜手术或椎板小开窗手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纳入和排除 标准的筛选,经皮椎板间内镜组纳入48例,椎板小开窗组纳入78 例。结合详实的术后随访,对两组患者在花费,住院时间等一般 性指标,疼痛指标,功能指标,并发症等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取得明显的治疗疗效,在疼痛、功能等指标 中都有明显的改善。但两组之间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椎板间内镜组在住院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并发症等方面明 显的优于小开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板间内镜手术作为一种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好,能体 现微创的优势,可作为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益补充,在临床中进一步的开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在含固体残渣 8%的酒精废液中 ,加入尿素 2g/L、玉米浆 2mL/L ,经接种白曲霉基因工程菌TR1 2菌株 ,在 32℃摇床培养 70h后 ,可获得含糖化酶 2 4 6U/mL和耐酸性α 淀粉酶 1 3 42U/mL的转化液。转化液直接循环利用于无蒸煮酒精发酵配料工序 ,不仅不影响酒精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而且能有效地减轻环境污染压力 ,节约水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有手术适应症且明确诊断为椎体血管瘤的患者48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27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PVP组),21例给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PKP组)。根据详实的随访资料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VAS疼痛评分、总费用、术中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PKP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低于PVP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KP组患者在总费用方面高于对方,但在术中疼痛评分、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方面优于对方,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方面无明显差异。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术中感受及安全性方面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但费用高于对方。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需要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P2(4-amino-5-(4-chlorophenyl)-7-(t-butyl)pyrazolo[3,4-d]pyrimidine)在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模型中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索面神经缺血损伤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选取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四组:假手术组,损伤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PP2干预组。手术组沿耳廓外上缘行弧形切口,分离暴露出岩动脉,双极电凝灼断。假手术组暴露出岩动脉但不予灼断。PP2干预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于术前30 min分别脑室注射15 μg(总体积10 μL)PP2或相同体积DMSO。于3 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同时运用免疫共沉淀和免疫印迹的技术分析其中分子机制。结果:(1)PP2干预组的大鼠相对于手术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瞬目反射和触须动度明显好转(2)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时,损伤组相对于假手术组,NMDAR-PSD95-Src的结合明显增加(P0.05)(3)PP2干预组NR2A-PSD95-Src的结合相对于手术组和DMSO溶剂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大鼠面神经缺血损伤时,存在NMDAR-PSD95-Src形成的信号通路,PP2可以有效的抑制NMDARPSD95-Src信号通路的形成,从而起到面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湖北地区蝇科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湖北地区蝇科已知种类及区系组成资料,并与邻近的江西、湖南和河南3地区蝇科区系进行比较,分析湖北地区蝇科物种多样性及地理分布。湖北地区已知蝇科物种150种,其中东洋界为主的种类69种,占46.0%;古北界为主的种类57种,占38.0%;广布两界的种类24种,占16.0%。结论认为,湖北地区蝇科区系应划归东洋界。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花器官的形态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育的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无花瓣品系AP197中,发现并育成由4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无花瓣油菜突变不育系AMS971.AMS是一种雄蕊心皮化为不结实的假性雌蕊而引起的新的雄性不育类型,不育性非常彻底,其植株形态特征与AP197相同.比较花器官发现,AMS971除一个正常的雌蕊外,还有6个梭形的心皮化假性雌蕊.假心皮化雌蕊上部变成近似倒U形的柱头结构区,下部是完全突变的半开裂心皮,其上着生4~14个不等的裸露的幼小胚珠;蜜腺比正常油菜小,数目为0~4个,这与AP197没有差异.AMS971的四轮花器官由于突变造成了大小和重量的重新分配.推断AMS为类似拟南芥属B功能缺失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可以克隆出人的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orepinephrine transporter,NET)基因转染进哺乳动物细胞内进行体外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在神经传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神经以及精神系统方面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功能缺失或紊乱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基本概念和近年来国外对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研究概况,综述了与该转运体相关的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由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的功能紊乱或丧失而导致的疾病的临床研究。最近几年对于NET基因表达调控以及各种临床疾病的研究对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的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