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生物科学   2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实验以抗、感基因型不同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下小麦品种(系)细胞膜透性随处理时间变化的特性.结果表明:抗、感小麦品种(系)细胞膜对外界毒素胁迫表现出敏感特性,且抗性品种(系)细胞膜对毒素的敏感性小于感病品种(系).在毒素胁迫处理72h内,随毒素处理浓度的增大和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膜透性增大,抗病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明显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抗、感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达到峰值,抗病品种(系)膜透性增量显著小于感病品种(系),胁迫处理72h后抗、感小麦品种(系)的膜透性增量均降低.可利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处理72h的细胞膜透性增量评价小麦品种间抗病性的差异,进行抗病性鉴定.  相似文献   
2.
运用光谱法和分子对接理论研究了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与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MY有规律的使HSA内源荧光猝灭,其猝灭机制为两者形成复合物而引起的的静态猝灭;两者结合常数KA均大于105L/mol,结合位点数n接近于1。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两者结合反应能自发进行,主要作用力类型为静电作用力。计算得到DMY与HSA的结合距离r为3.32 nm,表明两者结合过程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同步荧光和三维光谱分析结果显示,DMY使HSA的构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位点竞争实验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DMY在HSA上的更倾向结合位于亚结构域IIA(Site I)。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