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生物科学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武汉桂子山地区冬季鸟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  邓军  易兰  万红霞  刘家武 《四川动物》2007,26(1):157-160
2005年11月~2006年3月,对武汉桂子山地区冬季鸟类群落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44种,隶属10目22科。有国家Ⅱ级保护鸟类2种,湖北省重点保护鸟类16种;留鸟32种,冬候鸟11种,旅鸟1种,留鸟构成了冬季鸟类的主体;该地区冬季鸟类密度为4.30只/hm^2,物种多样性指数为2.6477,均匀性指数为0.6997。居民点、乔灌林、绿地和水域生境中,乔灌林鸟类多样性最高,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
浙江天童太白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7年夏季,沿海拔梯度对天童太白山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获土壤动物12635只,隶属于6门15纲33目。结果表明:土壤动物密度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类群数受海拔影响较小,各海拔群落的共有度较高,优势类群基本均为线虫、蜱螨目和弹尾目;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仅在海拔370 m以下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在海拔370 m以上,Shannon-Wiener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下降,丰富度指数在略有下降后再次上升。  相似文献   
3.
4.
天童常绿阔叶林五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易兰  由文辉  宋永昌 《生态学报》2005,25(3):466-473
为探讨森林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土壤动物群落随植被演替而发生的变化 ,于 2 0 0 3年冬季 ,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 5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按代表不同分解阶段的新鲜凋落物层、腐叶层和腐殖土层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 13381只 ,分别隶属于 2门 8纲 2 0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 (Arcarina)和弹尾目 (Collem bola) ,二者共占总数的 94 .2 4 % ,A/ C为 7.6 6 ;常见类群为双翅目 (Diptera)。研究结果表明 :(1)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有别于真土层的垂直分布 ,类群数和个体数总体表现为向下递增的趋势。共有 19类、5 9.0 3%的土壤动物分布在底部腐殖土层 ,仅 8类、5 .35 %的土壤动物分布在新鲜凋落物层 ,其余共 8类分布在中间腐叶层。而且 ,不同类群在各演替阶段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2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随植物群落的演替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个体总数和类群总数在演替顶极阶段最高 ,其次为中期阶段 ,演替初期最低。但是 ,在目这一分类等级上 ,各演替阶段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基本一致 ,均为蜱螨目、弹尾目、双翅目和鳞翅目 (L epidoptera) ;(3)相似性分析表明 ,演替中期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与顶极阶段最为相似 ;但它们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常绿阔叶林不同砍伐处理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不同砍伐处理对常绿阔叶林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于2007年7月至2008年4月在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中对5个砍伐4年后的恢复样地进行四季采样。样地处理分别是: (I) 去除大树保留萌枝、(II) 去除地表植物保留枯枝落叶层、(III) 去除地表植物和10 cm表土、(IV) 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及(V)对照。结果显示: I号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最多, 除I号样地与III号样地差异显著外(P<0.05), 其他样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 各样地表层土壤动物数量均与5–10 cm、10–15 cm层有显著差异(P<0.05); II号样地类群丰富度最高; I号样地DG指数最高, III号样地最低; 弹尾目、啮目、伪蝎目和半翅目与群落总体特征(DG指数)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结果表明砍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动物的类群组成, 砍伐强度越大, 土壤动物受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6.
上海宝钢工业区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讨城市工业区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的群落特征, 作者于2005年夏季至2006年春季, 对上海市宝山钢铁公司厂区不同功能区(生产区、过渡区和办公区)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52,070 只, 分别隶属于3门10纲19目, 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 二者共占总数的90.60%; 常见类群为鳞翅目和近孔寡毛目。不同功能区的优势类群相同, 常见类群相异, 且土壤动物总密度随着生产区-过渡区-办公区呈现递减趋势; 不同功能区凋落物和不同绿化类型(乔木和灌木)中的5种指数呈现规律不同: Simpson优势度指数(C)、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中间过渡区高, 两边区域低; Pielou均匀度指数(E)为生产区>办公区>过渡区; DG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表现为生产区>过渡区>办公区;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 而类群数量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 不同功能区凋落物pH值、有机碳、总氮和总磷含量不同, 其中pH值、总氮达到显著性差异, 对凋落物中土壤动物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