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尾榛鸡冬季活动区及社群行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悦华  方昀 《动物学报》1997,43(1):34-41
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长白山冬季花尾榛鸡的月活动区大小为22.5~6.52hm~2。11月至1月,随着天气变冷,花尾榛鸡的活动区面积明显减小(P<0.001)。冬季花尾榛鸡的日活动范围很小,平均466±127m~2。整个冬季花尾榛鸡的活动中心区出现阶段性改变。花角榛鸡对其活动区有一定的依赖性。花尾榛鸡冬季不存在明显的领域,出现集群行为,这与其栖息地食物丰富与抵御天敌有关。花尾榛鸡集群的组织结构是松散的,缺乏义务性,集群中的个体关系有亲疏,存在2只或2只以上个体组成的小组,同组个体之间的距离大多数情况在150~200m以内的联系范围内。推测花尾榛鸡集群时的活动区面积增大。  相似文献   
2.
赤麻鸭(Tadornaferruginea)为雁形目鸭科麻鸭属的大型黄褐色鸭类,繁殖于中国东北、内蒙古、青海、甘肃和西藏等地,越冬于华北、长江流域至西藏、广东等地(郑作新等1979,Roberts1991,Cramp1994)。赤麻鸭在中国与印度等地的种群数量相当丰富,但局部种群存在因过度狩猎和生境破坏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现象(Vyas 2005,宋亚统等2016)。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莲花山鬼鸮繁殖巢址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莲花山鬼鹗繁殖巢址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鸮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5.
6.
一百余年前,人类就开始了相对系统的野生动物调查。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方法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调查规范。最近几十年来,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野生动物调查。但是,当前我国的野外调查规范还不够细致,调查者在调查时缺乏必要的约束,导致调查数据不规范、不可靠,很多重要信息缺失。突出问题有:样线信息不全,只有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没有自动记录的详细样线信息(如每秒记录一次的连续点位信息,含经纬度和时间);动物位点信息缺乏可信度指标(如距观测者的距离);调查时间不合理;调查地点的空间取样不均衡;记录的标准化不够(如每个观测点的观测时长不确定)等等。对此,我们参考国际通用的调查规范,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调查要点,以便提高野外调查数据的质量。另外,我们提倡野外记录的无纸化,充分利用现有的手机应用软件(APP)和模型工具提高野外记录以及后期数据处理的效率。最后,我们提议建立固定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样线体系,以便消除每年调查时空间取样的不确定性,更好地量化野生动物的时间动态,为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甘肃莲花山蓝马鸡孵卵节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2003年5~6月,应用温度自动监测技术,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对蓝马鸡(Crossoptilon auritum)的繁殖及孵卵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蓝马鸡的巢址位于海拔2900—3020m的针阔混交林或灌木林中,蓝马鸡的窝卵数为9.5(n=4),孵卵期的主要天敌为哺乳类。根据对4个巢的监测,蓝马鸡雌鸟在孵卵期的平均日离巢次数在1.25~4.00次,平均日离巢时间在16.6~46.4min之间。雌鸟的平均在巢率为97.0%(n=3)。根据对4号巢雌鸟孵卵节律连续27d的观测,发现雌鸟在每日离巢2次或3次时,其首次离巢时间要显著早于每日仅离巢1次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斑尾榛鸡(Tetrastes sewerzowi)为我国特有松鸡科鸟类,仅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高山针叶林中,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尾榛鸡雄鸟在春季繁殖季节占据并保卫领域。2012年4~5月,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利用录音回放和放置标本模型模仿入侵者的方法,研究斑尾榛鸡的领域行为,重点关注斑尾榛鸡雄鸟领域行为的个体差异,以及与配对时间和领域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斑尾榛鸡的领域行为依据对入侵者驱赶程度不同分为观察确认、警告、追逐、对峙、跳起打斗5个阶段。斑尾榛鸡领域行为中会发出警告鸣叫,分析表明可分为4种类型。通过对6只无线电遥测斑尾榛鸡个体的实验研究,发现其个体间领域行为的强弱存在显著差异;配对前后领域行为的强弱也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竞争力与雄鸟领域内柳树盖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莲花山甘肃柳莺的声谱分析和繁殖记录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甘肃柳莺一起被认为是黄腰柳莺的亚种或同种异名,近年来重新被确认为独立的鸟种。2001年6月-7月,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自然保护区海拔2850m的云冷杉针叶林对甘肃柳莺的典型鸣唱、叫声进行了记录及声谱分析,首次描述了甘肃柳莺的巢址、卵等基本繁殖生物学资料,并运用自动温度记录器研究了甘肃柳莺雌鸟的孵卵节律。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莲花山鬼鸮繁殖巢址记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鸮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