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为重庆的重要乡土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担负着特殊而重要的生态环境保全功能,但在酸雨的长期影响下,其健康状况持续低下。为探究不同剂量石灰石粉对马尾松细根生长的影响,给受害马尾松纯林的恢复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04年5月在属于酸雨区的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林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立在马尾松纯林酸化土壤表面一次性撒施石灰石粉0(不撒施对照)、1、2、3,4t/hm2 5个处理的长期定位观测试验。2006年10月的监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撒施石灰石粉可明显促进腐殖质层和0-20、20-40、40-60cm土层马尾松细根的生长(P < 0.05),尤其是改善腐殖质层和20-40、40-60cm的根量,在腐殖质层和0-60cm马尾松细根的干重总密度、长度总密度、表面积总密度、体积总密度和根尖总密度与对照各项密度指标对应值的比值,1t/hm2下分别为1.53、1.34、1.39、1.24,1.48,2t/hm2下分别为2.05、1.83、1.94、1.79,2.04,3t/hm2下分别为2.17、2.02、2.02、1.78,2.32,4t/hm2下分别为2.68、2.52、2.62、3.70和2.71,改善效果总体上随撒施剂量增大而增强。从有限时间(2-3a)内观测的根系生长改善效果与经济投入的比值来看,建议一次性撒施的最佳剂量为2t/hm2,但在考虑时间加长情况下,效果最好和最经济的剂量还有待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产儿喂养不耐受肠道中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15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和15例喂养耐受早产儿(对照组)生后第一天,出现喂养不耐受,喂养不耐受恢复后大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粪肠球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喂养不耐受组中大肠埃希菌的拷贝数对数值(lg copies/g)分别为2.62±0.22、5.47±1.28、3.04±0.70,对照组分别为2.56±0.19、2.82±0.4、2.80±0.39;肺炎克雷伯菌的拷贝数对数值(1gcopies/g)分别为4.37±0.22、6.56±O.27、4.17±0.27,对照组分别为4,35±0.22、4.19±0.14、4.15±0.25;粪肠球菌的拷贝数(copies/g)分别为79.17±93.46、42。84±47.57、101。68±43.78,对照组分别为70.16±78.41、740.05±657.71、104.57±38.39。出现喂养不耐受时,两组的3种细菌拷贝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现之前和恢复后两组细菌拷贝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喂养不耐受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数量显著增高,可能参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而粪肠球菌降低,可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