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Q热立克次体以10-1—10-12不同稀释度,用血腔注射法感染非洲钝缘蜱,感染35天,取蜱血淋巴液,分别用Gimenez染色法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查,在10-1—10-5的稀释度,两种方法检出率基本相似。10-6以下各组,免疫荧光尚可检出少数阳性标本,而Gimcnez法则无阳性,前者总阳性率为48.28%,后者为40.68%。感染的蜱悬液接种豚鼠,12组动物血清做Q热补体结合试验全部阳性。动物发病情况如潜伏期长短、发烧天数等似与蜱内立克次体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烫伤创面绿脓杆菌定植动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细菌以多细胞生理活动观点出发,以认识定植稳定过程为目的。进行了实验大白鼠烫伤创面绿脓杆菌定植与抗定植动态观察。通过用铁浸染色法对细菌群体结构定量化研究,用糖包被负染法对群体结构内部结构观察,对粘附在组织表面细菌数量的测定,反映结构与粘附力的关系。进一步结合电镜观察及细菌生长状态的分析,证明了烫伤创面上绿脓杆菌群体结构的形成是细菌分裂繁殖所致。通过群体结构,糖包被,粘附力及生长状态的动态观察,表现出与定植的稳定程度呈平行关系,显示其重要性。联系抗定植力研究,表明定植与抗定植的一致性。最后分析了定植三个主要条件,和稳定性定植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改变温度,水活度,气体条件和营养含量等影响绿脓杆菌生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测定多粘菌素B对绿脓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导致或显著影响绿脓杆菌对抗生素的生态耐受性。实验表明多粘菌素B对绿脓杆菌的杀菌效力,除药物对细菌特有的药理学作用外,还取决于细菌的生长环境。结合冷休克率试验表明,环境影响细菌群体处于分裂状态的菌数。若分裂状态菌数下降表明生长速度减慢。提示了多粘菌素B对绿脓杆菌的效力指数,定量分析可以作为其综合效力作用的表现。以同步培养法确定在单个细胞周期中的抗生素敏感阶段。同时以冷休克率试验资料证明细菌处于分裂状态和幼龄期是其敏感阶段。初步阐述了生长速度缓慢与药物的生态耐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肾移植术后病人体表微生物群的变化进行了连续动态的观察。正常人体表微生物群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阴性球菌和阳性杆菌,感染发生前这些微生物群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24个病例中有22人发生了体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其中有19人在革兰阴性杆菌定植后的2天~3周后并发了不同程度的泌尿道、肺部、伤口、血液和其它体液的同种细菌感染,并发严重感染的7例病人中有6例表现为全身性革兰阴性杆菌定植。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和沙雷氏菌是常在体表定植的致病菌。作者认为:皮肤正常菌群的改变和病原性革兰阴性杆菌定植是监测肾移植术后感染,尤其是严重感染的有效手段。病人的口咽部和腹股沟等处是引起感染的革兰阴性杆菌持续稳定的贮菌所,全身性同种革兰阴性杆菌定植是严重感染的征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