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生态地理分区的大兴安岭植被物候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被与气候的关系十分密切,植被物候可作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大兴安岭位于我国最北部,对气候变化较为敏感,研究该区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对评估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中国生态地理区划图,将大兴安岭划分为4个生态研究区域,本文利用GIMMS NDVI 3g遥感数据集分析1982—2012年大兴安岭整体及各生态地理分区植被物候变化.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所有分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均表现为提前趋势,生长季结束日期均表现为推迟趋势.植被物候对气候因子变化敏感,尤其是对气温的敏感程度高于降水,其中,北段山地落叶针叶林区植被生长季开始日期与春季温度呈显著负相关;除南段草原区外,其他3个分区植被生长季结束日期均与秋季降水呈显著负相关.从整体来看,植被物候随海拔、纬度的变化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1982—2015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内蒙古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 1982—1998年和1999—2015年2个时期,内蒙古草地实际NPP(ANPP)增长速率分别为1.08和1.36 g C·m-2·a-1,草地以恢复为主,2个时期草地恢复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1.6%和76.3%;草地退化面积有增加趋势,且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不同类型草地的影响不同。2个时期气候变化对草地恢复贡献率分别为79.3%和94.1%,气候变化是草地恢复的主要因素,其中,ANPP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表明降水是影响草地恢复的主要气候因子。2个时期人类活动对草地退化的贡献率分别为83.3%和87.8%,说明人类活动是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地恢复起主导作用,而人类活动诸如放牧数量、耕地面积和造林面积的增加,加速了草地退化。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余甘子提取物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同剂量(低、中、高剂量)余甘子提取物组、si-NC组、si-LINC01772组、高剂量余甘子提取物+pcDNA组和高剂量余甘子提取物+pcDNA-LINC01772组,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嵌入式细胞共培养法(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LINC01772和miR-153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LINC01772和miR-153调控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余甘子提取物组A549细胞中LINC01772表达降低,且光密度值(OD值)、克隆形成数、迁移以及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而miR-153含量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LINC01772在A549细胞中负调控miR-153表达。与si-NC组相比,si-LINC01772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受到抑制(P<0.05)。与高剂量余甘子提取物+pcDNA组相比,高剂量余甘子提取物+pcDNA-LINC01772组A549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P<0.05)。结论:余甘子提取物可能通过调控LINC01772/miR-153轴抑制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通过下调LINC01772进而上调miR-153表达发挥作用,具有开发为治疗肺癌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研究对于草原火发生、草原火管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Ripley's K函数对呼伦贝尔草原1976-1996年间发生的人为草原火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确定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在年内主要发生月份和年际间均呈聚集分布;应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的空间分布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分布广泛,热点区域主体在123.05-124.82°E、48.25-50.21°N之间;居民点、农田空间分布密度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道路的分布密度较农田和居民点分布更加均匀.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密度与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的空间分布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依次为0.448、0.236、0.602 (P<0.001),火源因素(居民点、道路、农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