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生物科学   9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蕨类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大类群,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植物。它的生活史中具有一个独立生活的配子体世代和一个独立生活的孢子体世代。配子体极小,其上发育着精子器、颈卵器。蕨类植物的精子具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通过水精子才能达到颈卵器与卵子结合受精。在自然界潮湿的环境中许多不同种的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生活在一起时,就有可能发生不同种的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出杂交后代的可能性。但杂交后代能否正常发育并存  相似文献   
2.
《西藏植物志》一个新增补的科—车前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水韭属(Isoëtes)是起源最为古老的水生维管植物,全属物种均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通过对全国水韭属植物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同产地的四倍体植株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证据,将分布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地区和怀化地区的四倍体居群分别命名为隆平水韭(Isoëtes longpingii)和湘妃水韭(I. xiangfei),并详细描述了其形态特征。隆平水韭形态上与中华水韭(I. sinensis)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大孢子具小的瘤状或冠状纹饰,叶细长而柔弱,长达60 cm; 该种也与六倍体东方水韭(I. orientalis)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其染色体44条,大孢子具瘤状或冠状纹饰。湘妃水韭的大孢子纹饰虽与二倍体云贵水韭(I. yunguiensis)相似,但在小孢子纹饰、孢子囊形状和染色体数目方面却不同。隆平水韭仅少数植株生长于湖南省宁乡市一处池塘,完全沉水生长,而湘妃水韭则分布于怀化市通道县和会同县的湿地。由于这两个新种的分布区狭窄,野生居群数量和个体数较少,栖息地环境受到人为干扰,因此根据IUCN红色名录评估标准,将隆平水韭评为极危(CR)等级,湘妃水韭评为易危(VU)等级。所编制的中国已知水韭属物种的分种检索表,为本属物种的鉴定和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中国肿足蕨科一新记录属——翼囊蕨属(Didymochlaena Desv.)。该属为泛热带分布的单型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本文结合原始文献对该属及其折囊蕨种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5.
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是常见的药用蕨类之一。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其配子体发育的过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补充了丝状体较短,2~3细胞长,片状体和幼原叶体发育多样,成熟原叶体心形,具单细胞或两细胞的毛状体,单细胞的假根,内含叶绿体或根尖膨大等,从海金沙配子体特征看说明其为系统进化的中间类群。孢子人工培养得到大量的海金沙幼孢子体,为保护性开发利用该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桫椤科三种植物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土壤培养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Wall.exHook.)R.M.Tryon、中华桫椤A.costularis Baker和白桫椤Sphaeropteris brunoniana(Hook.)R.M.Tryon的孢子,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配子体发育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观察,包括孢子形态及其萌发、原丝体发育特点、片状体和生长点的形成及分化、假根特征、精子器和颈卵器的分化及发育,以及原叶体感染真菌后的显微特征。初步讨论了桫椤科不同属(种)间的配子体发育的系统学意义和有性世代的濒危原因。  相似文献   
7.
齐新萍  张宪春 《广西植物》2011,31(2):181-183
首次报道中国分布的3种瓦韦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线叶瓦韦,2n=42;丽江瓦韦,2n=144;西藏瓦韦,2n=50。其中,线叶瓦韦n=21是水龙骨科一个新的染色体基数。结合已有资料对染色体数目在瓦韦属中的重要分类学价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蕨类植物是一类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隐花维管植物,是植物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与经济价值。台湾多山的地形特点以及丰富多样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一直是蕨类研究的热点地区。2011年3月,台湾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和远流出版  相似文献   
9.
对国产珠蕨属Cryptogramma R.Br.的分类进行了修订,承认2种1变种,即稀叶珠蕨C.stelleri(Gm l.)Prantl,高山珠蕨C.brunoniana Wall.ex Hook.&Grev.和珠蕨C.bru noniana var.sinensis(Christ)G.M.Zhang。将峨眉珠蕨C.emeiensis Ching&K.H.Shing并入高山珠蕨。同时对该属的系统位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Ⅰ. 海金沙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此文是中国蕨类植物孢子形态研究的第一部分。首次利用扫描电镜对国产海金沙科Lygodiaceae 海金沙属Lygodium 10种植物的孢子形态进行了观察,并利用透射电镜对孢壁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此 外,还对采自国外的另外10种海金沙属植物的孢子进行了比较观察。海金沙属孢子为三裂缝,少数为单 裂缝,其表面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①瘤状纹饰,海金沙属多数种类的孢子具此类型;②表面平滑,L. palmatum、L. subareolatum、L.yunnanense、L. volubile 等属此类型;③疣状纹饰,L. dimorphum、L.digita- tum、L. kingii等属此类型;④网穴状纹饰,L. scandens,L.reticulatum等属此类型。网状纹饰类型的孢子表面轮廓是由外壁形成,其余类型的孢子表面轮廓由周壁形成。此文还对海金沙属的孢子特征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