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实验通过观察马尾松花粉醇提物对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来探讨其抑制肥胖的初步机制.实验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对不同组的小鼠进行不同的干预处理.实验结果显示与高脂组(FC)组相比3个醇提物组在终体重、体重净增加和体重增加率方面都有明显降低(P<0.01);体脂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未出现显著性差异;血脂中总胆固醇(TC)水平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甘油三酯(TG)都有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都有显著性升高(P<0.01);瘦素(LEP)和脂联素(ADP)水平都有不同程度升高;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I)酶含量水平都得到显著升高(P<0.01).上述结果证明马尾松花粉醇提物可以明显控制小鼠的体重增长以及改善体内脂质代谢水平,证明松花粉醇提物在抑制肥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克隆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磁受体基因AmMagR的序列,并分析该基因在工蜂不同日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以期为该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西方蜜蜂工蜂为材料,提取其总RNA,通过RT-PCR技术克隆西方蜜蜂MagR基因的序列;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分析在西方蜜蜂工蜂不同日龄(1日龄、5日龄和21日龄)和不同组织(头部、胸部和腹部)中Mag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克隆到西方蜜蜂MagR基因,并命名为AmMagR(GenBank登录号:MH635411),其序列长度为748 bp,编码区长390 bp,编码130个氨基酸,其蛋白质分子量为14.142 kDa,理论等电点为9.06,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且在第24~126位氨基酸之间得到一个结构域Fe-S_biosyn。系统发育树显示,西方蜜蜂AmMagR与小蜜蜂Apis florae AfIscA(IscA别称MagR)、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AcIscA基因聚成一支。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mMagR基因在西方蜜蜂不同日龄的工蜂头部、胸部和腹部均有表达。5日龄工蜂的相对表达量最高,5日龄工蜂头部和胸部的AmMag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1日龄(P0.05)和21日龄(P0.05),腹部AmMag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21日龄(P0.05),但与1日龄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1日龄、5日龄和21日龄工蜂胸部的AmMagR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头部和腹部(P0.05);1日龄工蜂头部AmMagR基因表达量均高于腹部(P0.05),但5日龄和21日龄工蜂AmMagR基因在头部与腹部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明确了该基因在西方蜜蜂工蜂不同日龄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并推测AmMagR可能参与了西方蜜蜂的定位、归巢过程。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花粉中植物甾醇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己烷超声浸提法提取破壁马尾松花粉中的植物甾醇成分,L-B比色法(Liebermann-Burchard)测定马尾松花粉中总甾醇含量,并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首次对马尾松花粉中的植物甾醇进行详细定性分析。测得马尾松花粉中总甾醇含量为1.680 mg/g,并鉴定出8种植物甾醇成分,分别为:Δ5-菜油甾醇,豆甾醇,Δ7-菜油甾醇,β-谷甾醇,Δ5-燕麦甾醇,禾本甾醇,环阿屯醇和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  相似文献   
4.
文中旨在以N-糖基化位点突变的重组热休克蛋白gp96为对象,研究N-糖基化修饰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首先利用昆虫表达系统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gp96蛋白,并检测其糖基化水平。进一步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利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检测小鼠CD8+IFN-γ+ T细胞亚群和IFN-γ的分泌,查明糖基化对gp96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进一步用ATPase试剂盒检测gp96的ATPase活性。最后通过小鼠免疫实验探究糖基化对gp96疫苗佐剂功能和活化流感疫苗特异性T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N-糖基化修饰位点突变后,重组gp96蛋白总含糖量下降了27.8%。与野生型重组蛋白相比,突变gp96的抗原呈递能力减弱,同时ATPase活性明显降低。同时与野生型重组gp96相比,突变gp96佐剂活化流感疫苗特异性T细胞水平也明显减少。这些结果表明,N-糖基化修饰参与调节gp96的ATPase活性和抗原呈递功能,进而影响其疫苗佐剂功能,为开发基于gp96的佐剂疫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估热扩散式探针法中的间断加热模式在侧柏树干液流速率测定中的适用性,提高树木蒸腾耗水测定的准确性,本研究选取侧柏为对象,以整树容器称重法测定值为基准,采用热扩散树干液流测定技术,设置3种不同的加热模式: 60 min/0 min(持续加热模式)、30 min/30 min(30 min加热30 min冷却的间断加热模式)、10 min/50 min(10 min加热50 min冷却的间断加热模式),分析不同加热模式处理下温差的梯度特征。同时构建间断加热模式下Granier校正公式,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分析其误差大小。结果表明: 间断加热模式计算的液流速率与整树容器称重法测定的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一致,且间断加热模式能够迅速升温、降温并趋于稳定。Granier原始公式计算的液流量较小,与称重法相比,降低了61.3%;经拟合后,10 min/50 min校正液流速率公式: Fd=0.0177K0.9457(R2=0.88),30 min/30 min校正液流速率公式: Fd=0.0378K1.3146(R2=0.85)。利用新的公式重新计算的侧柏液流速率较称重法测定的蒸腾速率差异较小,且10 min/50 min校正公式计算的液流速率较蒸腾速率的误差更小,降低了5.9%,可以表达出真实的液流速率。在实际应用中,采用10 min/50 min的间断加热模式能够降低自然温差的影响,减少功耗,准确反映侧柏的真实液流速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系2014-2019年间在全校本科生中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微生物与生活"的教学探索。通过教学方法、情感培养及结课评价等改革实践,采用模块教学,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课程打破常规的考试评价机制,采用结课报告与课堂学生现场汇报的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自身的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5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改革创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为切入点,使学生主动参与,更好、更深入地了解微生物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并激发部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研究的情感。本文将理论教学、学生汇报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改变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认知,通过启发、引导等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环节的有机融合,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尿内中性17-酮类固醇(以下简称尿17-酮)系17-位上具有酮基的固醇的总称,其主要成份为雄酮,脱氢异雄酮和雌酮等。由于其主要来自肾上腺皮质及男性睾丸,因此临床上常用来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状态的指标。从国内外文献报导看来,正常人尿17-酮就有较大的波动。因而在临床应用时必须考虑到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才能正确的估计其临床价值。为给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我们对不同性别,年龄,月经周期,不同日期,昼夜等情况下尿17-酮排出量作了一些观察,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固有免疫中免疫受体的代表,进化上十分保守,对生物体的生存极为重要。TLRs通过内源或外源的配体启动信号转导,激活下游一系列重要的基因表达与活化。研究表明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维持机体外周免疫耐受和阻止移植排斥反应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Treg细胞表达某些TLRs,包括TLR2、TLR4、TLR5、TLR7、TLR8、TLR9等。TLRs的活化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主要是活化) Treg的增殖和免疫抑制功能,这种调节与感染、自身免疫病和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热休克蛋白作为TLRs配体分子对于Treg的调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TLRs通路对研究Treg免疫调控机制、新药物研发和靶向治疗有重大意义。文中简要介绍了TLRs通路调节Treg免疫功能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殷宏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光合作用研究的先驱,在植物生物化学、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等领域取得过重要的研究成果。殷先生很早便开始研究生长素与植物运动机理的联系,用自己发明的一种组织化学方法,阐明了磷酸化酶与植物中淀粉合成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殷先生参与组建我国第一个光合作用研究室,致力于光合磷酸化、物质转化、群体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密切相关。TME中的非癌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等)及细胞外基质等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TME中的生理参数(如细胞的组成和丰度、关键基因的表达等)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免疫治疗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肿瘤治疗方法,然而,TME的异质性可能是导致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对TME的可视化研究,可直观描绘TME中不同细胞类型的动态行为,在时间与空间维度揭示TME与肿瘤生长、侵袭的协同关系,发现更多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提高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因此,TME研究模型与可视化技术对于TME的可视化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3D培养系统、类器官与人源化PDX等TME可视化研究模型以及多重免疫组织化学、多重免疫荧光、成像型质谱流式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等技术在TME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