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1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芽山鬼箭锦鸡儿灌丛营养特征及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带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灌丛营养成分季节性变化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达20.27%,粗纤维含量33.83%,灰分5.12%,同时含有丰富的Ca、Fe、Mn等中微量元素,是亚高山草场家畜的优质饲料来源.鬼箭锦鸡儿营养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5月开始,随着灌丛生长发育,体内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7月(开花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低.为适应海拔高、气温低、土层薄的亚高山草甸带生境,鬼箭锦鸡儿灌丛周围的土壤养分向灌丛中心聚集,灌丛中心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分别较灌丛边缘高18.8%、16.4%、18.7%、16.6%和8.4%,形成了明显的”肥岛效应”.鬼箭锦鸡儿灌丛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出现富集,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铁、锰在根际周围出现明显亏缺,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高效固氮和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3.
一株柠条内生解磷菌的分离鉴定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珍  冯利利  蒙秋霞  牛宇  牛伟  樊晶晶  鹿茸 《生态学报》2013,33(13):3941-3946
结合形态观察与16S rDNA序列测定对柠条根系内分离筛选得到的解磷细菌C9进行鉴定,Blast比对结果表明C9为泛菌(Pantoea vagans).在无机磷液体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用钼锑抗比色法研究它的解磷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速效磷含量逐渐增加到4.45mg/L,溶液pH可降至4.2.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柠条根系中、柠条根际土壤与柠条根围土壤中该细菌存在的相对基因拷贝数,结果发现该基因在3种样品中的数量为:柠条根系>柠条根际土壤>柠条根围土壤,表明泛菌解磷细菌能聚集生长在柠条根系内,随着与根系接触距离的增加而呈逐级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柠条根围土中黑曲霉的分离鉴定及解磷能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珍  樊晶晶  牛伟  李涛  吴荣海  金益杰  鹿茸 《生态学报》2011,31(24):7571-7578
在盐碱滩地的改良过程中,柠条具有提升土壤供氮、供磷、供钾的潜力.以盐碱滩地上建植的柠条灌木林为研究对象,以柠条根围土壤为培养基质,采用无机磷培养基筛选,用平板溶菌圈法分离获得1株具有溶磷能力的真菌.将测得的ITS基因序列在NCBI上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所测序列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同源性为100%.综合形态特征和ITS基因序列同源性两方面分析,该菌株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168h连续监测无机磷培养液pH值、速效磷含量、菌丝重量和菌体吸磷量,研究该菌株的解磷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pH值从7.0下降到2.0左右,溶液中速效磷含量逐渐增加到4.7 mg,菌体自身吸磷量由5.4 mg下降到0.5mg,在36-48h后各项指标达到稳定状态.可见,黑曲霉菌体可以有效利用难溶性磷源,并将其转化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  相似文献   
5.
次生林区斑块形状动态与森林恢复过程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1959年以来4期航片为基础资料,在ARC/INFO支持下,分析丁关帝山天然次生林区森林恢复过程中各类景观要素斑块异圆指数和类斑边界分维数及其动态。研究表明,采用斑块异圆指数即可揭示景观要素斑块形状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地区景观恢复过程中,各类非林地斑块的异圆指数总体上高于林地斑块,但呈持续下降趋势,形状趋于规则;林地斑块的异圆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景观处于活跃的森林恢复和斑块演替中期,演替后期森林斑块的扩展和合并过程始终占主导地位,斑块形状更趋复杂多变,相邻斑块间的联系密切,先锋性森林群落的斑块形状较为简单,斑块逐渐消退。为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变化规律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雄蜂触角中气味受体基因(Odorant receptors 170)Ac Or170的c 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探寻中华蜜蜂雄蜂气味受体Ac Or170基因在近缘种昆虫间的进化差异。结果表明:中华蜜蜂雄蜂气味受体基因Ac Or170的c DNA序列总长度为1356 bp,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188 bp,共编码396个氨基酸,其分子量为46.272 k Da,等电点8.96,Genbank登录号:KX264359。结构域的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7tm-6一个保守结构域。经序列比对后发现,Or170的序列在中华蜜蜂、西方蜜蜂和大蜜蜂间的亲缘性很近。  相似文献   
7.
芦芽山鬼箭锦鸡儿灌丛营养特征及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带鬼箭锦鸡儿(Caragana jubata)灌丛营养成分季节性变化和土壤养分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粗蛋白含量达20.27%,粗纤维含量33.83%,灰分5.12%,同时含有丰富的Ca、Fe、Mn等中微量元素,是亚高山草场家畜的优质饲料来源.鬼箭锦鸡儿营养成分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从5月开始,随着灌丛生长发育,体内粗蛋白、灰分和矿质元素含量呈上升趋势,7月(开花期)达到最高,然后逐步降低.为适应海拔高、气温低、土层薄的亚高山草甸带生境, 鬼箭锦鸡儿灌丛周围的土壤养分向灌丛中心聚集,灌丛中心的土壤电导率、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分别较灌丛边缘高18.8%、16.4%、18.7%、16.6%和8.4%,形成了明显的"肥岛效应".鬼箭锦鸡儿灌丛根际土壤有机质、全氮出现富集,有效磷、速效钾和速效铁、锰在根际周围出现明显亏缺,表明鬼箭锦鸡儿具有高效固氮和吸收利用土壤养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柠条对盐碱地植被组成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珍  牛伟  牛宇  牛西午 《生态学报》2009,29(9):4693-4699
研究了山西省大同盆地毛皂试验站盐碱滩地人工种植柠条后植被组成、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人工种植柠条后,增加了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植物科、属、种的数量均有所增加.不同生境中植物组成结构发生变化,主要优势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披碱草在盐碱地中为绝对优势种,在柠条林下已消失.(2)不同生境中土壤真菌、细菌、放线菌数量的变化规律为:多年生柠条林地土壤>火扰后柠条林地土壤>盐碱地土壤,柠条根际真菌数量最多,而对于细菌和放线菌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3)由于成土基质相同,多年生人工柠条林与其毗邻的原生盐碱滩地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基本一致,但速效养分显著提高,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氨态氮和有机质含量柠条林分别是盐碱滩地的3.4、1.4、1.2、1.4倍和1.7倍.多年生人工柠条林土壤全盐量比原生盐碱滩地显著减少(p<0.01),阳离子交换量和微量营养元素Fe、Mn、Zn的含量比原生盐碱滩地的显著增加(p<0.05).随着柠条的定植,土壤养分保蓄功能以及保证植物良好生长的生态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青蒿组织培养及其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蒿幼叶、叶柄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培养和试管苗再生途径。结果表明,以青蒿嫩叶为外植体,在MS+6-BA0.5mg/L+IBA0.5mg/L的培养基中可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并在此培养基中可以分化出芽,分化率为85%,将分化苗转移到MS+IBA0.5mg/L的培养基上,生根率高达93%。  相似文献   
10.
关帝山寒温性针叶林土壤营养状况与林下更新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调查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关帝山山地寒温性针叶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土壤pH值、氨态氮、有效磷、速效钾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测定,对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林下更新与其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分析的土壤营养状况范围内,华北落叶松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土壤pH值、氨态氮含量呈负相关,与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正相关,4个因子对华北落叶松幼苗更新的影响强度为:土壤pH值>氨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土壤pH值和氨态氮是影响其林下更新的主要因子,华北落叶松的适宜林下更新的土壤pH值为6.5~6.7,土壤氨态氮含量为9.3~11.5mg·L-1;云杉林下更新幼苗数量与林下土壤pH值呈负相关,与氨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呈正相关,4个因子对云杉林下更新的影响强度为:有效磷>速效钾>氨态氮>土壤pH值,有效磷和速效钾是影响林下更新的主要因子,云杉更新适宜的有效磷含量为14.0~16.0mg·L-1,速效钾含量为119~153mg·L-1。在此基础上就今后研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