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流感疫苗血凝素含量检测方法为单向免疫扩散试验,其抗血清通常由WHO参比实验室提供,通过纯化病毒、蛋白酶切获得血凝素主要抗原片段,然后再免疫动物获得抗血清。该方法制备时间较长,是制约流感疫苗研发及检测的主要因素。以RT-PCR方法获取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中主要抗原片段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经纯化、复性后,以蛋白电泳及免疫印迹方法进行了鉴定。以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制备了相应的抗体,初步证明可用于常规的单向免疫扩散试验。以该法可以快速获得抗血清,尤其是在大流行流感疫苗的研发中,加快疫苗研发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基于NP蛋白检测的流感减毒活疫苗病毒滴度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对病毒接种方式、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培养时间、一抗和酶标二抗的稀释度、封闭液等ELISA反应条件进行筛选优化。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3批流感减毒活疫苗原液和1批疫苗成品,并与鸡胚培养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选择直接接种法作为接种方式,病毒感染细胞后培养48 h进行NP蛋白表达的检测; ELISA检测条件一抗稀释度为1∶4 000,酶标二抗稀释度为1∶4 000,2%牛血清白蛋白封闭2 h,检测结果 P/N值最大。用建立的方法检测流感减毒活疫苗原液及疫苗成品效力,与鸡胚培养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建立了基于NP蛋白检测的流感减毒活疫苗效力试验方法,可用于生产过程中流感减毒活疫苗原液和成品的检定。  相似文献   
3.
康维  姚汉清  房丽丽  蔡岩  韩亚铃  徐昕  张钰  贾雪梅  明荣 《遗传》2009,31(3):255-260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虽经不断改进, 但是总体5年生存率仍然较低。文章应用间期细胞核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 对220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的3、8、10、20和Y染色体进行检测, 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所测常染色体在食管癌组织中均存在较高的数目畸变率, 主要表现为染色体增益, 包括三体、四体及多体。4条常染色体3、8、10和20号染色体增益率分别为84.9%、77.5%、63.7%和83.2%, 其中多体率各为24.6%、34.9%、23.4%和31.7%。Y染色体在61.2%的男性患者表现缺失。3、8、10和20号探针联合检测食管癌的阳性率为74.5%, 3、8、20和Y染色体探针联合检测男性食管癌的阳性率为85.0%。这些结果提示3、8、10和20号染色体的探针组合和3、8、20和Y染色体探针组合有可能用于食管癌的辅助诊断, 且在诊断男性食管癌病例时后者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板层人工角膜钴-60照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用该方法对脂包膜病毒灭活效果进行验证。方法以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为指示病毒,将干燥的板层人工角膜浸泡在高滴度病毒液中,在2~8℃浸泡5 h,经剪碎、研磨等步骤后4℃放置12 h,确立角膜吸附和释放病毒的条件。之后,将吸附病毒并呈干燥状态的角膜以0、5、10、15、20、25 k Gy辐照剂量进行钴-60辐照,以确立的条件释放病毒并进行滴定,考察灭活效果。结果板层角膜在2~8℃浸泡5 h可吸附足量病毒;病毒滴度可达到4 lg值以上,满足病毒灭活验证的要求。样品经25 k Gy剂量钴-60照射后灭活PRV为2.75~3.25 lg TCID50/100μL,灭活后的样品在敏感细胞上盲传3代均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成功建立了板层人工角膜病毒灭活验证的方法,并验证采用钴-60辐照法对PRV有较好的灭活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经典重配技术制备高产H1N1流感疫苗病毒株。方法以野生型A1/云南昆明/03/2009(H1N1)作为HA及NA基因的供体株,以WHO疫苗株A/Perth/16/2009(H3N2)作为高产基因供体株,共同感染SPF鸡胚,经抗H3及抗N2血清中和筛选法及终末稀释法筛选高产重配H1N1病毒。结果获得一株重配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血凝滴度为1∶4 096,病毒滴度为7.8 lg EID50/mL,显示为鸡胚高产病毒株;血凝抑制结果为1∶1 024,单向免疫扩散试验结果为阳性,证明抗原性与野生株一致;基因测序结果表明重配株的HA及NA基因序列与野生株序列一致。结论构建了高产重配H1H1流感疫苗病毒株,并应用经典重配技术建立了制备高产流感疫苗病毒株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甲型H1N1流感疫苗神经氨酸酶含量测定参考品。方法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原液进行还原电泳后,采用免疫印迹,糖蛋白染色,方法初步确定甲流H1N1疫苗原液中神经氨酸酶SDS-PAGE条带位置,切取条带后通过edman N端测序法进行确认。采用Lowry法进行总蛋白定量,SDS-PAGE密度扫描的方法确定神经氨酸酶比例,计算出疫苗原液中神经氨酸酶含量。结果确定甲流疫苗原液中神经氨酸酶在SDS-PAGE中相对分子质量约71 000,对多批次疫苗原液进行测定后,选取神经氨酸酶含量较高的批次进行测定,总蛋白质量浓度为1046.00μg/m L,神经氨酸酶质量分数11.78%。二者相乘得出该批次疫苗原液神经氨酸酶含量为123.22μg/m L。结论研究成功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神经氨酸酶含量测定参考品,其他毒株生产的流感疫苗也可以参考该方法建立NA含量测定参考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