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3篇
  200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傅恩清  金霞  钟英  师文 《生物磁学》2009,(20):3924-3926
目的:探讨地震现场和后续救护更加合理的组织方法,为未来重大灾害救助提供更好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汶川地震"入住院绵阳404医院627例伤员的伤情,总结分析救治重点及关键问题,探讨地震救护组织、后续救治重点及有效组织形式。结果:收治的627例伤员中四肢伤36.2%(227/627),头面伤21.1%(132/627),多发伤10.7%(67/627),胸部伤7.7%(48/627),挤压伤6.7%(42/627),椎骨骨折5.6%(35/627),骨盆骨折4.1%(26/627)。快速分拣和高效ICU病房救治对于提高后续救治成功率十分关键。结论:现场挖掘救援队联合适宜装备的医疗救援队才是最有效的现场救援;强有力的ICU病房救治可降低死亡率;血液透析和呼吸机十分关键。具有地域特点的灾害救助预案构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异地远途列车转运汶川地震伤员438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地远途列车转运伤员的组织形式、方法、特点、途中观察救治处理形式,优化转运并提高转运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三批次列车转运"5.12"汶川地震伤员438例的组织形式、方法、途中处理与安全性的关系,总结经验与不足.结果:437例安全地转运至目的地医院,安全转运率99.8%(437/438).1例骨盆骨折患者,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突发卒死而死亡.途中处理:伤口疼痛38例,占6.7%;发热43例,占9.8%;留置导尿4例,占0.91%;血压下降2例,占0.46%,经输入盐水扩容治疗后纠正.1例高颅压综合征占0.23%.结论:大批量伤员远程列车转运通过周密组织、计划、观察、护理完全能够实现安全转运,也是解决大批量伤员救治容量、能力、条件不足的良好而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我国北部地区针叶树生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真菌6属13种。其中哈尔滨散斑壳(Lophodermium harbinense Y.R.Lin)是新种,秋散斑壳(L.autumnale Darker)和雪松散斑壳(L.cedrinum Maire)为中国新记录种,其余诸种国内曾有过记录。对新种作了拉丁文、汉文描述及图解,对新记录种进行了简要记述,并记载了已知种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