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2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拟南芥基因转移新方法—真空渗入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拟南芥生态型Landsbengerecta为试材,在含有所构建的CaMVBari-1株系基因VI的质粒(PJ0530∷Bari-1GVI)的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菌种GV3101的介导下,研究了基因转移的新方法-真空渗入法。  相似文献   
2.
离体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子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辣椒枯萎菌粗毒素为选择剂,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结果表明,枯萎菌粗毒素对辣椒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及不定芽分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在枯萎菌粗毒素质量浓度为0.60 g·L-1条件下,筛选、鉴定并获得了抗枯萎病辣椒体细胞变异无性系,且成功再生抗性植株.从而证明,离体筛选抗枯萎病辣椒新种质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辣椒根尖染色体常规镜检操作的技术规程(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镜检、拍照)以及制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雄性不育系RC7育性相关基因克隆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orf138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大白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的mt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扩增出大小为588 bp的特异条带,该片段在叶片和花蕾中均有表达,没有转录后加工,可编码75个氨基酸,定名为orf75。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orf7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与萝卜Ogu CMS所具有的ORF138一致性为100%,有28个氨基酸完全相同,C末端与钾依赖钠钙交换蛋白-1一致性为54%。初步认为,orf75可能是orf138与钾依赖钠钙交换蛋白-1的编码基因发生重排产生的新的开放阅读框。RC7的不育性与Ogu CMS具有相似性。该588 bp片段还可编码1个含有1个疏水基团和1个跨膜区的67aa的蛋白片段,定名为orf67,属可溶性蛋白。  相似文献   
5.
辣椒雄性不育材料H9A小孢子败育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光学、电子显微技术及生化指标测定法, 对辣椒(Capsicum annuum)雄性不育材料H9A及其保持系H9B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生化特性分析。结果表明, 雄性不育材料H9A的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单核前期, 由于绒毡层细胞极度膨胀, 四分体受挤压后破裂并降解, 无法形成正常的单核花粉粒, 属于孢子体败育。不育材料花蕾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从四分体时期开始明显高于保持系, 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从单核小孢子期开始明显高于不育材料; 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各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 但丙二醛含量均高于保持系。  相似文献   
6.
辣椒M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辣椒ML基因在抗辣椒疫病方面的作用,构建了ML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ML,采用快速冻融法将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EHA105,并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辣椒感病品种B12,对得到的转化植株经PCR和RT-PCR分子检测,结果显示,获得了4个辣椒转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7.
春化温度对大白菜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冬性有明显差异的 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 4个春化温度对大白菜的花芽分化和抽薹的影响 .结果表明 ,弱冬性材料在 3~ 11℃范围内 ,花芽分化和抽薹均能在较短的时间完成 ;强冬性材料适宜的春化温度为 3~ 7℃ ,超过 7℃ ,花芽分化和抽薹急剧延迟 ;冬性中等材料适宜的春化温度为 3~ 9℃ .故一般采用 3~ 7℃的春化温度对不同冬性材料均适宜  相似文献   
8.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叶、花蕾和花以及9d和13d幼苗的叶和根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POD同工酶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POD同工酶存在谱带增减,活性强弱变化和器官特异表达等差异;不育系和保持系间POD同工酶差异以花、大蕾和小蕾最大,叶和根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辣椒冷诱导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DNA-AFLP技术分析了4℃低温诱导前后耐寒辣椒(Capsicum annuum L.)品系P70的基因表达差异谱.结果获得了120个差异片段,对阳性克隆中的12个差异片段进行测序和Blast-x比对,发现其中有4个片段(KH-1、KH-2、KH-3和KH-4)与抗逆性相关,其碱基数分别为185、160、269和511 bp,4个片段分别与编码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的同源性达98%、与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同源性达98%、与牛血清蛋白(BSA)基因的同源性达94%、与水孔通道蛋白(AQP)基因的同源性达90%.4个差异基因表达模式为:基因KH-1、KH-2、KH-3上调表达,KH-4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10.
大白菜碳酸酐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白菜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蕾差异表达片段EST H9为信息探针,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EST序列检索,并对亲缘关系近的同源EST序列进行拼接,得到大白菜EST H9的5'-cDNA序列.根据拼接组装所得的5'-cDNA序列,进行3'-RACE引物的设计,经RACE扩增、测序,获得了大白菜α-碳酸酐酶3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将其登录到GenBank(登录号为GU143061),命名为BrACA3.该cDNA全长998 bp,编码270个氨基酸.同源分析显示该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α-碳酸酐酶3一致性达78%.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蛋白具备跨膜功能,在第19和20个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信号肽序列,存在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位点.在大白菜花蕾败育过程中α-碳酸酐酶3基因不表达,只在保持系B7的大花蕾时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