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341篇
生物科学   100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5篇
  1964年   7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7 毫秒
1.
异大茴香脑新资源——齿叶黄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齿叶黄皮是生长于广东省北部石灰岩山地的一种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其叶富含精油,枝叶经水蒸汽蒸馏出油率为0.7%。精油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方法分析,确证含异大茴香脑(isoanethole)93.10%。异大茴香脑对霉菌有较强抑菌活性,并可通过异构化一步转变为大茴香脑。  相似文献   
2.
3.
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的海相始新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4.
在无菌条件下,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ZA1、ZA1:接种栽培大豆,从根系现瘤初期,中期,直至成熟期,发现由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含菌组织中,菌体形态分化不明显,随着瘤龄增长到一定时期,菌体的直径由0.5μm增至0.9μm,繁殖率亦随瘤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5.
1985年4~10月与1986年6~8月,在贵州省沿河县的纸坊村和崔家坨村先后发生了病因不明的传染病。纸坊村约有1/5的村民发病,病死率为12%,崔家坨村有1/10的村民发病,病死率高达30%。发病波及各年龄组,以青壮年为多,有家庭集聚现象。 本病起病急,轻症者只有头晕、乏力、肌痛、多汗、心悸伴以低热,有的初期有短暂的腹泻。重症者有高热(40℃以上)、大汗、心悸、游走性肌肉痉挛伴有明显疼痛和触痛,以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为好发部位。病人烦燥不安,2~5天内死亡。经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食物中毒、农药中毒、钩端螺旋体病和弓形体感染。从病人和接触者的粪便中分离到9株病毒,性状一致,为RNA型25nm的球形颗粒,耐酸,耐乙醚,能凝集人“O”型血球。经血清学鉴定为ECHO3型病毒。16份病人双份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恢复期血清对该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者共8例(纸坊村和崔家坨各4例)。病人单份血清也都有较高的抗体。有理由认为两年中先后在两个村庄发生的传染病与ECHO3型病毒有密切关系。查阅文献,尚未见有关ECHO3型病毒引起以肌痛、游走性肌痉挛为特征的疾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6.
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产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从斑点马鲛鱼检出一株产褐色色素的非OI群霍乱弧菌,具有这一特点之菌株尚未见有文献报道。虽该菌株未检出有肠毒素,但有溶血素,仍是可疑的腹泻病原菌。  相似文献   
7.
在现行中师生物课本中,“节肢动物”一章篇幅多,内容丰富,比初中动物课本增加了昆虫纲分目及检索表等知识。“节肢动物”是动物学的重点章节,教学大纲规定要用15节课的时间完成这章的教学任务。为了使学生通过“节肢动物”一章的学习,能对整章知识加以整理、提高和系统化,归纳出节肢动物门各纲的主要特征,进一步掌握一般昆虫分类知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从而懂得消灭害虫的方法,我在教学计划中特地安排了一节“节肢动物门”的小结课。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滴度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获得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获得能分泌较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途径,比较了用不同免疫方法得到的小鼠脾细胞制备杂交瘤,对其产生有效瘤和高价抗体分泌瘤的影响。用不使小鼠致病的病毒(如NDV)或巳灭活的病毒作为抗原时,以较高浓度加佐剂、长间隔(30天)、多次免疫效果较好。用能使小鼠感染的病毒作为免疫原时,以活病毒的亚致死剂量感染小鼠,取其脾细胞制备杂交瘤,效果最理想。有效杂交瘤产率高,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也多。探讨了从免疫方法着手,定向研制高价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痛感受的下行抑制和脊髓背角内神经元回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扼要介绍了脑干下行纤维在脊髓实现其对痛传递的抑制时可能涉及的递质种类及其相互关系;并强调多学科研究、特别是神经元回路的功能形态学分析对阐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疾病的综合措施中,应用疫苗对人羣进行自动免疫,是控制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乙型脑炎死毒疫苗存在着反应重或免疫效果较差的缺点,近年来我们着手研究乙型脑炎活疫苗的工作。本文为继以往的工作,将SA14-A減弱株,继续通过地鼠肾细胞100代的病毒培养液中,挑选出3株对小白鼠脑內感染几乎不致死而对恆河猴完全不致死的毒株,较原有的SA14-A減弱株的毒力又有进一步的减弱,而且这些毒株经小白鼠及豚鼠免疫后仍然表现出良好的免疫性。因此,我们认为将这些毒株再做适当的减毒并保持其一定的毒力稳定性后,可以供乙型脑炎活疫苗做为毒株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