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5例DLBP患者。依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7)和研究组(n=38),对照组接受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研究组接受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研究组痊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8例,临床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17例,临床总有效率78.38%(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较对照组更低(P<0.05),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的血清 P物质(SP)、多巴胺(DA)、前列腺素E2(PGE2)水平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腰痹通胶囊联合塞来昔布胶囊治疗DLBP,可有效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疼痛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在临床上指导白内障超乳手术的改进,提高手术质量,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的125例125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对可能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各因素在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呈线性相关(F=2.13,P=0.017〈0.05;F=2.58,p=0.016〈0.05);其中对超声乳化术后1周和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影响最强的因素均是核硬度(P=0.012,p=0.014),其次为超乳时间(1周时P=0.005,3个月时P=0.034)。在术后1周内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与核硬度、粘弹剂类型呈显著性相关(P=0.012,p=0.036);在术后3个月与核硬度和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呈显著性相关(P=0.014,p=0.012)。结论:超乳时间、超乳能量、粘弹剂的类型、超乳模式、核硬度、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与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有关,最危险的因素是核硬度,其次是超乳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hLRH-1表达稳定抑制的细胞系,我们构建了hLRH-1基因靶向的稳定RNA干涉载体(pSineohLRH-1)并导入肝细胞癌细胞BEL-7402。通过半定量RT-PCR分析发现,携有pSineohLRH-1的BEL-7402细胞其hLRH-1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率达60%。此外,微阵列法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干涉的对照细胞相比,包括一些肿瘤相关的基因如Gadd45β和PTEN在内的405个基因在hLRH-1基因表达稳定下调的BEL-7402细胞中呈明显的表达差异,意示hLRH-1具比已知更为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尽管hLRH-1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的确切关系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我们的发现仍为hLRH-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4.
不同海拔高度五脉绿绒蒿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法测定了青海达里加山和拉鸡山地区不同海拔五脉绿绒蒿的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达里加山样品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1040和0.1299 mg/g,拉鸡山样品中分别为0.0719和0.2018 mg/g.结果表明,五脉绿绒蒿中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在青海达里加山地区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趋于增高的明显变化趋势,但在拉鸡山地区则呈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其内在变化规律尚待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多项研究发现CXCR4在各种类型的癌症中高表达,然而尚不清楚CXCR4在食管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本研究检测了CXCR4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系(TE-1)中的表达,并通过转染CXCR4-短发夹RNA(CXCR4-sh RNA)慢病毒来敲低TE-1细胞中CXCR4的表达。应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50μmol/L)处理TE-1细胞12 h来考察AKT信号在食管癌细胞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应用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AKT和Rho家族蛋白(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应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对雄性BALB/c-nu/nu裸鼠皮下注射转染CXCR4-shRNA的TE-1细胞建立肿瘤异种移植模型。研究显示,CXCR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且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CXCR4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系(TE-1)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系(human normal esophageal epithelial cell line,HEEC)。敲低CXCR4能抑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并抑制肿瘤异种移植裸鼠的肿瘤形成。敲低CXCR4抑制了AKT的磷酸化及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此外,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处理显著降低了TE-1细胞中AKT的磷酸化,并降低了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本研究表明,CXCR4在食管癌患者中上调,与不良预后相关。下调CXCR4的表达可在体内和体外抑制食管癌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下调CXCR4可通过抑制AKT信号的激活来抑制Rho家族粘附/侵袭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