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云南省迪庆400例康巴藏族成人和西藏林芝507例卫藏藏族成人进行了体型研究。卫藏藏族男性(5.0-6.2-1.1)和康巴藏族男性(4.4-5.1-1.6)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卫藏藏族女性(5.7-6.1-0.8)和康巴藏族女性(5.6-5.7-1.1)均为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体型。总体上看,卫藏藏族和康巴藏族体型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卫藏藏族男、女性和康巴藏族男、女性都属于身体线性度低,骨骼、肌肉发达,体脂丰满的体型。卫藏藏族男性、女性比康巴藏族男性、女性的脂肪更多一些,肌肉、骨骼更发达一些,体态更丰满一些。本文从藏族族源的形成以及生活环境的视角,探讨了同为藏族的卫藏与康巴藏族之间体型的异同,和同为生活在高海拔族群间体型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提示藏族具有中国北方民族的体型特征。藏族的多脂肪,骨骼肌肉发达,身体粗壮的体型特征也是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生物电阻抗法对广西京族的体成分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其体成分形成的原因。研究组于2020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京族三岛”测定了430例京族成人(男182例,女248例)的16项指标。结果表明,京族男、女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躯干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体成分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自然的生理变化和劳动强度下降所致。随着年龄增长,男性的体脂率升高,这主要是躯干脂肪增多造成的。京族男性的体质量、总肌肉量、推定骨量、总能量代谢、水分率、四肢和躯干肌肉量均大于女性,而体脂率、四肢和躯干脂肪率均小于女性。京族男性比女性拥有更大的体质量和更高比例的骨骼肌,这两方面因素再加上劳动强度的差异,可能导致男性肌肉量、骨量、脂肪率等体成分与女性存在差异。总体来看,京族成人身体偏胖,脂肪含量较高,身体含水量基本正常,体成分特征与同为南亚语系或同在沿海地区的其他中国族群并不相似,而相对更接近于中国蒙古族,并且表现在体质量、体脂率、水分率等方面接近。生活环境、社会经济、日常饮食和劳动强度等因素是导致京族成人体质量及体脂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调查了402例(男197例,女205例)彝族成人的68项体质指标,计算了20项体质指数,对凉山彝族体质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四川凉山彝族头面部主要特征为圆头型、中鼻型、狭面型。体部特征为中躯干型、中骨盆型,彝族男性为亚中等型身材,女性为中等型身材;2)四川彝族与广西、云南彝族比较,头宽、额最小宽、形态面高值最大;头长值小;口裂宽、鼻宽居中;面宽值接近,鼻型均为中鼻型。四川彝族男性身高与云南彝族接近,明显高于广西彝族(p<0.01),四川彝族女性身材明显高于云南彝族和广西彝族(p<0.01);3)四川凉山彝族体质特征与阿昌族、怒族、仡佬族等南方少数民族较接近,与四川汉族最接近。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测量了402例(男为197例,女为205例)傣族人的头面部、体部体质指标,并与汉族和中国北亚类型、南亚类型体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西双版纳傣族男性、女性均为亚中等身材。西双版纳傣族与德宏州傣族体质特征差异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傣族男性与克木人、佤族、水族、苗族在同一组中。总的看来,西双版纳傣族具有南亚类型族群体质特征。  相似文献   
5.
2009年至2012年研究组调查了中国南方汉族19个群体13940例(男性为6735例,女性为7205例)头面部的22项测量指标,并计算出12项头面部指数,对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西南汉族的头面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南方汉族4个族群之间头面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男性中,华东汉族头最高,头最宽,额最宽,容貌面高值大;华中汉族头最长,面最宽、下颌角间宽度最大;西南汉族形态面高值最大;华南汉族几乎所有的指标值在4个族群中都是最小的。2)女性中,华东汉族头最宽,容貌面高最大;华南汉族额最宽,头高值最大:华中汉族头最长,面最宽,下颌角间最宽;西南汉族面最高。3)南方汉族4个族群的男性、女性均为圆头型、高头型、中头型;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属于中面型,西南汉族为狭面型;华东汉族、华南汉族、华中汉族属于中鼻型,西南汉族为狭鼻型。对南方汉族体质的形成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体成分指的是身体脂肪、蛋白质、肌肉、水等含量在体质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各成分之间的合理比例,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因此身体成分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体成分存在着人种和民族差异,因此它也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青少年、大学生的体成分及体成分与其他身体指标的关系,而对于土家族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2014年11月在海南省五指山市5个黎族村寨测量了607例(男为308例,女为299例)黎族人体质量、身高等6项体成分指标值,计算了黎族人的体脂率(P_(bf))、瘦体质量(m_l)、脂肪质量(m_f)、瘦体质量指数(I_(lm))、脂肪质量指数(I_(fm))。研究发现,女性体脂率、脂肪质量、脂肪质量指数都明显大于男性,瘦体质量、瘦体质量指数均明显小于男性。随年龄增长,黎族人身高、瘦体质量逐渐减小,体脂率、脂肪质量、脂肪质量指数逐渐增大。受试者特征曲线显示身体质量指数、脂肪质量指数都可以适宜评价黎族人的体脂率,而且脂肪质量指数对体脂率的估算准确性比身体质量指数更高。这也提示脂肪质量指数是比身体质量指数评价肥胖更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夏尔巴人的体质特征,2016年在西藏测量了182例(男性98例,女性84例)夏尔巴人成人的头面部及体部指标。运用Excel 2010和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夏尔巴人的分析结果显示,根据头面部指标均数,夏尔巴人男性和女性属于圆头型、高头型、阔头型、中鼻型。根据体部指标均数,夏尔巴人男性和女性属于中躯干型、中肩型、窄骨盆型和亚中等身高,男性为亚长腿型,女性为中腿型。与其他族群对比发现,夏尔巴人体质特征与门巴族最接近,其次是珞巴族,属于藏彝走廊类型。国内目前尚无夏尔巴人的体质特征报道,本研究丰富了民族体质数据资料库,为研究夏尔巴人的族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人群头型、面型、鼻型、唇型、耳型尚未见大样本的资料报道。我们测量了中国115个族群的63449例头面部指标值,计算了头长宽指数等7项指数值,进行了指数与年龄的相关分析、年龄组间的方差分析,以及指数与纬度、年平均温度的相关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7个年龄组指数值。相关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中国人头型变得更长一些,更低一些;面变得更窄一些,鼻翼更宽一些,唇更薄些,耳变得更细长些。主成分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规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随纬度的增大,中国人男性、女性头长宽指数、形态面指数值增大,鼻指数、容貌耳指数值减小。随年平均温度的升高,中国人男性、女性头面部头长宽指数、头长高指数、形态面指数值减小,鼻指数、容貌耳指数值增大。中国人头长宽指数的圆头型率、中头型率较高。男性、女性头长高指数均以高头型为主,头宽高指数均以狭头型率最高,形态面指数以超狭面型率最高。超过一半的人鼻指数为中鼻型,其次为狭鼻型。  相似文献   
10.
2009年至2012年研究组调查了中国南方汉族15154例(男性为7340例,女性为7814例)的身高、体重和16项测量指标,并计算出12项指数,将南方汉族与蒙古人种北亚类型族群、南亚类型族群及东亚类型族群的韩国人、日本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南方汉族头面部主要指标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南方汉族男性更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而南方汉族女性比男性头面部特征更接近南亚类型族群。2)南方汉族男性头部的长、宽、高、围度小于东亚类型族群,面部比韩国人、日本人狭窄;南方汉族女性头的长、宽、围度、下颌角间宽值小于韩国人、日本人,头较高,面部比韩国人、日本人狭窄。南方汉族男性、女性与韩国人、日本人体质差异较大。3)聚类分析结果提示,中国南方汉族与韩国人、日本人体质差异较大。南方汉族男性体质相对接近于北亚类型族群,女性体质介于北亚、南亚类型族群之间。华南汉族体质在南方汉族中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