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生物科学   4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用痢疾杆菌D15和EiTor弧菌88-2作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获得兼有两亲株遗传性状的融合子。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色阳性和49例(1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抗酸菌L型检出率最高(44.4%)绒毛膜癌最低(2.4%),抗酸菌L型主要(85%)分布于癌巢或肿瘤实质内该区51.1%癌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34%癌细胞呈空泡样变性,颇似病毒感染的凹空细胞,2.1%的瘤细胞发生坏死。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与细菌L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鼻咽癌与EB病毒有关。通过对98例鼻咽癌组织的切片革兰氏染色L型检查、电镜和L型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研究,发现鼻咽癌组织中细菌L型亦甚常见,切片革兰氏染色有78例查见细菌L型,其阳性率为79.6%;免疫细化染色L型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2.2%,电镜不仅在细胞间质见到细菌L型,而且在癌细胞、巨噬胞细等细胞胞质内也见到细菌L型。提示,细菌L型与鼻咽癌关系十分密切,很可能是鼻咽癌致癌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革兰氏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技术对110例葡萄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8.2%葡萄胎中能检出L型。26/31例免疫组化染色证明葡萄胎组织内亦有L型抗原存在。第1次清宫前有不规则性阴道流血者,其水肿绒毛或蜕膜组织中L型检出率明显高于无流血者,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并讨论了宫腔L型感与葡萄胎发生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5.
子宫异常出血与细菌L型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子宫异常出血由内分泌紊乱、内膜肿瘤和子宫内膜炎引起。通过对471例子宫异常出血内膜组织的细菌学及免疫组化等研究,我们发现绝大多数(85.7%)出血者原因不明,其中376例子宫内膜查见L型菌。本组细菌L型感染率为93.8%。提示子宫异常出血(包括绝经后出血)与细菌L型感染关系也很密切。并认为,子宫内膜细菌L型感染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选择作用于细菌胞膜的药物治疗细菌L型感染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慢性扁桃体炎与细菌L型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慢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通过50例慢性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培养、组织切片细菌学及电镜等研究,发现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细菌L型也相当常见,L型培养阳性率是88.5%,且组织切片L型感染率与培养阳性率基本一致(P>0.05)。电镜在扁桃体组织间质及上皮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内均见到细菌L型。提示慢性扁桃体炎与细菌L型感染关系极为密切。并认为,L型侵入组织并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的特性,可能是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姚敏 《蛇志》2007,19(4):322-323
下肢骨折后行内固定术具有无痛康复,达到解剖复位,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费用,以及减少外伤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和避免畸形愈合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若内固定器植入后,缺乏科学的动态指导与管理,造成内固定器的断裂,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据报道,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断裂、弯曲)约11%,髓内针治疗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约8%~10%,而髓内针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器的失败率为6%~14%[1]。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3例中,男9例,女4例,年龄35~56岁;其中45岁以上的患者10例,占76·9%。…  相似文献   
8.
抗酸菌L型感染与前列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应用抗酸(IK)染色和结核菌抗体(BCG)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0例前列腺癌及20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K抗酸染色和BCG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前列腺癌分别为433%、467%;前列腺增生症为45%、55%,IK抗酸染色与BC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符合率为94%。提示结核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49例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宫颈炎等妇科疾病的病理切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型及L型的特异性杭体作酶免疫组化染色(PAP法)证明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各种妇科感染中,细菌型及L型混合感染占60%,单独细菌型感染占28.9%,单独L型感染占11.1%。本研究证明了金葡菌变异为L型后,有特异性杭原出现,并证明细菌L型的特异性抗原有一定的免疫学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董氏指压法治疗积滞患儿临床疗效及对血清Ghrelin水平和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收治的积滞乳食内积证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予以董氏指压法,对照组60例予以针刺四缝,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hrelin水平以及胃半排空时间、胃窦收缩频次,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59/60),与对照组的95.00%(57/6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周后、8周后胃半排空时间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而胃窦收缩频次以及血清Ghrelin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后、8周后胃半排空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胃窦收缩频次和血清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董氏指压法治疗小儿积滞的疗效良好,可显著升高血清Ghrelin水平,增进食欲,改善胃肠蠕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