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生物科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熊果酸(UA)干预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变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健康C57BL/6小鼠60只,其中50只按50 mg/kg的剂量一次性往小鼠尾静脉注射新鲜配置的四氯嘧啶生理盐水溶液构建小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 40 mg/m L的曲安奈德),低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0.5μg/μL的UA)、中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1.0μg/μL的UA),高剂量UA干扰组(小鼠玻璃体注射3μL剂量为2.0μg/μL的UA),余下10只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对胰岛素敏感性、视网膜内糖代谢情况、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情况,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建模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视网膜含糖量、葡萄糖转运体-1(GLUT-1)与葡萄糖转运体-3(GLUT-3)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经干扰后,阳性对照组、不同剂量UA干扰组HOMA-IR、视网膜含糖量、GLUT-1、GLUT-3的含量、RGCs凋亡率、视网膜组织中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量低于模型组(P0.05),且随UA干扰剂量的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UA能够降低HOMA-IR和视网膜糖代谢能力,抑制RGCs的凋亡,对VEGF、COX-2、MMP-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高剂量UA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病预防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3种栽培模式(农业栽培模式、苹果园栽培模式和灌丛林带栽培模式)对黄山药新根茎生长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模式的利弊和规模化发展黄山药的可能性,为多途径规模化发展黄山药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范例。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是感染性疾病,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宫颈上皮内留样病变(CIN)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病变阶段,研究发现大多数CIN伴有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不同HPV亚型的致病力不同,因此不同亚型的HPV感染可以导致不同的宫颈病变。对CIN早诊、早治是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关键,临床上应用HPV亚型检测对宫颈病变的初筛及治疗追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颈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较高,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自从1977年德国学者ZurHausen等从宫颈癌标本中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DNA,并推测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有关后,许多学者对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证实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病的必需因素。目前,对于宫颈HPV感染检测有多种手段,其中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捕获杂交技术在实验室中应用较广泛。在宫颈癌筛查中联合应用HPV检测和细胞学,不仅可以提高敏感性,而且还可以减少随诊频率,从而大大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不同肥料对黄山药根茎产量和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施用硝酸钾肥和复合肥的比较试验,表明硝酸钾肥对促进黄山药(Dioscrea panthaica)地上、地下部分生长,提高次生根茎产量有显著效果.栽培32个月的次生根茎平均生长量达405.9±254.0g/株,产量58.5t/ha,比施用复合肥的增产37.5%和20.5%,比对照增产29.9%和17.9%.施用复合肥的次生根茎平均生长量253.6±148.6g/株,产量46.3t/ha,比对照低10.8%和3.1%.三者的薯蓣皂甙元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入WTO后,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将面临严峻的机遇与挑战,如何面对这一实际情况及采取哪些措施将直接影响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并对我国21世纪生物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国外发达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政策及法规,提出了加入WTO后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黄山药不同物候期薯蓣皂甙元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黄山药(Dioscorea panthaica)不同物候期薯蓣皂甙元的消涨规律.分析了各物候期薯蓣皂甙元含量与根茎产量和著蓣皂甙元产量的关系,提出了采挖根茎的最佳时期,对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黄山药两年田间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根龄、方式、施肥组合和施肥期4个因素中,根龄是影响出苗率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与出苗率和产量为反向关系;施肥组合是生长量的主要因素,其中以施N59.7、P119.7、K29.7kg/ha的生长最最高,施N28.9、P80.1、K89.1kg/ha的次之;栽培方式主要是影响薯蓣皂甙元呈,影响大小顺序为:育苗移载〉地膜覆盖〉露地栽培,施肥期只对生长量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