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生物科学   1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在上海附近的佘山,发现短角斑腿蝗自然群体中的一些个体的第8染色体是不等双价体。该染色体的额外片段比较大,由异染色质组成,并在减数分裂中期I和X染色体一样呈现负异固缩现象。在带有这个额外片段的半合体减数分裂时,发现第一次都是均等分离。这个现象与所观察到的下列事实一致,就是这对异形染色体的着丝点与额外片段之间经常只出现一个交叉点,再一次证明交换与交叉一对一关系和交换先于交叉理论的正确性。有关这个片段的来源,从—些旁证指出有可能来自X染色体。 所分析的530个个体中,100个是半合体,3个是带有这个片段的纯合体,因而得知额外片段在群体中的频率为10%。统计分析表明这三种遗传型,即正常纯合体、半合体和额外片段纯合体的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公式,而且在连续三个世代之间以及不同季节之间这些频率没有显著的变化。有关额外片段在群体中的平衡机制,我们认为有可能是选择对半合体有利而使这种染色体维持稳定的多态平衡。  相似文献   
2.
Ⅱ类反式激活因子(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IITA)为非DNA结合蛋白,在MHC Ⅱ类基因的转录激活过程中以协同激活分子的形式发挥主导开关的作用。CIITA还可以调节其他与抗原递呈相关的基因,如H-2M基因、Ia相关恒定链(Ii chain)基因等。结构上,CIITA分子又是NOD样受体(NOD-likereceptor,NLR)家族成员之一,其功能与固有免疫密切相关。除此之外,CIITA在T细胞分化、FasL介导的细胞死亡、胶原的合成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人类混合白细胞的反应,主要受控于组织 相容性复合体HLA中的D区基因[3]o D区基 因产物在器官移植中起重要作用,并直接参与 T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免疫调节[6]。运用同位素 掺人技术作混合白细胞培养(MLC)比培养后 作形态计数,能更有效地以淋巴细胞的增殖强 度来判别这些基因产物的个体差异。目前国外 所采用的微量技术需要配备半自动细胞收集器 及其它微量设备[4],国内一时还难以普遍运用。 为此我们采用国产塑料小管,以常规技术发展 了一个相应的半微量单向混合白细胞培养方 法,发现利用最适条件并作倾斜培养使细胞充 分接触,能够提高实验系统的分辨力,从而有可 能缩短培养时间,以利尽快检测出不同遗传背 景个体间反应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HLA纯合细胞的筛选及纯合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我们实验室在中国人中筛选HLA纯合子的方法和筛选流程。用HLA血清学分型法,从上海129个近亲婚配家庭中筛选到HLA-AB纯合子23个(分布于17个家庭)。其中19个HLA-AB纯合子(分布于14个家庭)进一步做了家系MLC棋盘。最终证明,它们中14个细胞(分布于10个家庭)的HLA-D位点也纯合。  相似文献   
5.
逐渐递减未作组份分离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用量,发现细胞密度低于每管125×10~3后即无PHA诱发的体外增殖反应,然而此时增加没有增殖能力的外周血粘附细胞的含量可使上述反应得到恢复。由于尼龙毛纯化后的T细胞可再现上述因密度递减而出现的反应格局并同样显示了粘附细胞的重建现象,表明人体T细胞对PHA的增殖反应必须依赖具有粘附能力的大单核细胞。此外发现人混合血清也可发挥与粘附细胞相似的协助作用,且效果更佳。然而血清的这一功能及其最大协助反应值的出现必须以原有的或进一步加入的少量粘附细胞存在为前提。与此同时,重建过程中没有血清的参与仅加粘附细胞也远不能出现最强的增殖反应。说明PHA诱发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需要三种成份,即T细胞、大单核细胞和血清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制备成免疫毒素后,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已尝试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在无细胞体系中TCS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毒性作用。对完整的活细胞,近来发现它可阻断激活信号传递中ZAP-70与CD3ζ链的物理结合,并能诱导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发生凋亡。凋亡为一受基因控制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死亡信号传递通路中相关基因的分离是研究和阐明这一细胞自杀事件的有效途径,并有助于了解TCS的作用机理和探索其用于恶性肿瘤治疗的新方式。本文采用mRNA差别显示技术,从TCS诱导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研究天花粉蛋白诱发人体免疫抑制过程中,单核细胞的功能及其与T 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单核细胞能介导天花粉蛋白诱发的免疫抑制;纯化的T 细胞则不能单独介导。但是T 细胞在单核细胞存在的情况下能获得介导免疫抑制的能力。抗原加工阻断剂Antipain能减弱单核细胞介导天花粉蛋白诱发免疫抑制的能力。证实天花粉蛋白的免疫负调节作用依赖单核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  相似文献   
9.
用三种抗原加工阻断剂预处理抗原提呈细胞(APC)1h后再用天花粉蛋白(Tk)脉冲处理,观察经由APC递呈的Tk对PMA和A23187诱发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表明,这些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阻断Tk的抑制效应,以氯喹和Leupeptin的作用更为明显。用胶体金标记Tk(Tk-G),电镜下观察Tk在T细胞和APC内的定位,发现Tk-G仅与APC发生细胞表面粘附,继而内化,先后出现在APC的内体和溶酶体中。上述实验提示,在本实验采用的剂量范围内,Tk可通过外源性抗原的加工途径,被APC处理后,调节T细胞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1型调节性T细胞(Tr1)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r1细胞通常在免疫耐受的环境中由外来抗原诱导产生,通过产生高水平的IL-10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s)可在胸腺中天然产生也可在外周被抗原诱导产生,通过细胞接触发挥抑制作用。现对Tr1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其抑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