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34篇
生物科学   74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甘蔗杆状病毒(sugarcane bacilliform virus, SCBV)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针对SCBV的基因序列,设计了特异性扩增引物,利用构建的标准品建立和优化针对SCBV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特异性、稳定性、灵敏性等的测试,随后用于田间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将含有SCBV基因组序列的重组质粒进行梯度稀释制成标准品,利用标准品进行荧光定量PCR,获得标准曲线y=-3.482 1x+37.264,相关系数r~2=0.999 9,说明CT值与反应起始模板数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准确定量;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在0.19%~1.68%之间,表明检测方法重复性良好;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个拷贝重组质粒/μL,是常规PCR检测灵敏度的100倍。使用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对采集的90份甘蔗叶片样品进行检测,常规PCR检出53份阳性样品,荧光定量PCR检出56份阳性样品,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较常规PCR敏感性高,且准确性高。本研究建立的SCB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为构建甘蔗健康种苗体系提供了一种高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14)C 追踪试验结果表明,白兰瓜幼果中输入的~(14)C-葡萄糖,50%以上转化为稀酸水解和稀酸不水解的结构物质;果实发育后期,输入后48小时,在果肉和种子中分别只有18%和32%的~(14)C 参入结构物质。根据醇溶性糖的纸层析鉴定,幼果薄片渗入的~(14)C-葡萄糖仅转化为果糖,而发育后期果实则更多转化为蔗糖。显然,幼果的代谢模式是使物质和能量导向结构物质的形成;而后期果实生长已基本停止,物质代谢的方向又转向蔗糖合成的轨道上来。蔗糖合成底物试验结果表明,供给幼果不同底物都只有很低的蔗糖合成活性;发育后期果实供给UDPG+F-6-P 底物时可测出较高的蔗糖合成活性,初步推测白兰瓜中蔗糖合成主要是通过蔗糖磷酸酯合成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慈菇匍匐茎中分泌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慈茹匍蔔茎的分泌道是裂生的胞间道,分布于匍匐茎的基本组织中。单个分泌道原始细胞起始于离茎端约1毫米处的基本分生组织中,原始细胞经分裂形成5—7个上皮细胞包围着中央的裂生腔隙,成为管道系统。上皮细胞无鞘细胞包围。上皮细胞中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发达,并溢出小囊泡向着分泌道腔隙面壁的质膜附近迁移,乳汁中亦存在大量完整的小囊泡。上皮细胞和外围薄壁细胞之间的壁层具有大量胞间连丝,小囊泡和内质网的膜结构与胞间连丝末端相接,同时可见上皮细胞的质膜在数处反折内陷,形成袋状结构,在与上皮细胞相对的薄壁细胞内也有同样现象出现,袋状结构内含小形颗粒或囊泡,并在结构上显示出上皮细胞与相邻薄壁细胞间存在着活跃的物质交流。由此认为。代谢物质以整体小囊泡的形式经胞间连丝或内陷的质膜向分泌道迁移是物质运输和分泌的可能方式之一。在电镜下观察,液泡中的积聚物与乳汁十分相似,液泡可能是乳汁的贮存场所之一。  相似文献   
4.
1.香草醛-盐酸点测定利用丹宁与香草醛-盐酸溶液有特异性的红色反应的原理,取1~2片新鲜嫩叶或茎段,夹在Whatman 3mm层析纸之间,用力挤压样品,然后在层析纸上滴1~2滴香草醛-盐酸溶液(由2体积溶于无水乙醇的10%香草醛和1体积浓盐酸混合而成),若茎叶中含有丹宁,则纸上立即显示红色斑点。沙打旺、紫云英、黄花草木樨、草木樨状黄芪、紫花苜蓿、红三叶和白三叶的茎叶均无红色反应,即不含有丹宁。从红色反应的深浅程度显示丹宁含量的高低依次为胡枝子、红豆草、小冠花、扁蓿豆、百  相似文献   
5.
对赴海拔5000m的可可西里地区3个月的58例健康人进行了超声心动图(UCG)观测,并对其机理进行了探讨。 对象系来自平原和西宁(2260m)两地的汉族男性58例,平均年龄36.8±9.6岁。经体检排除心、肺等疾  相似文献   
6.
茭白黑粉菌在茭白植株内形态发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茭白黑粉菌的菌丝体多年生,越冬期宿存于茭白地下茎中,翌年春天入侵由地下茎芽体形成的植株。菌丝具隔膜,分枝,细胞双核,在寄主细胞间隙并入侵细胞中生长,无吸器;受菌丝侵染的茭白地上茎薄壁细胞分裂增多,体积加大,并高度液泡化,使茎膨大。部分菌丝在茭白茎膨大后期菌丝壁胶化,原生质收缩成团,生成厚壁,形成冬孢子。  相似文献   
7.
诱导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形成的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诱导茄链格孢菌(Alternaria solani)分生孢子形成的一种新技术。生长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上两天的茄链格孢菌琼脂块移接到玉米培养基上,置于日光灯下照射,诱发分生孢子梗生长。然后,再放在18℃下黑暗培养。12小时后,在菌丝块表面有大量的分生孢子形成。成熟的茄链格孢菌分生孢子用蒸馏水洗脱。  相似文献   
8.
应用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检测HBsAg及HBeAg均阳性母亲流产的9例胎儿肝细胞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并与其HBV血清学、免疫电镜及肝脏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相比较。结果在3例胎肝高分子DNA中检出了整合的HBV DNA顺序,且此3例HBV DNA整合到胎肝细胞基因组并无特定部位,提示为随机整合。3例中2例的血清及肝匀浆都检出HBsAg颗粒,其胎肝细胞胞浆HBsAg也阳性;另1例受HBV感染的唯一标志是在胎肝细胞中存在着整合的HBVDNA。此外,另1例则仅胎肝细胞中HBsAg阳性而无整合的HBV DNA。在胎肝细胞中检出整合的HBV DNA进一步证实HBV子宫内传播途径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书刊信息     
《化石》1986,(1)
《古脊椎动物学报》是登载有关古脊椎动物、地层、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的专门性论文、报道、学术动态、书刊评介、综述以及国内外工作经验和方法等的学术期刊。它是从事古生物学、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和博物馆工作者、教师和大专学生的重要参考文献。《人类学学报》发表古人类学、今人类学(体质)、应用人类学、旧石器考古和古环境等的学术论文和资料,是从事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质学、民族学、医学、生物学以及博物馆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0.
1. 从河北唐山开搛煤矿和湖北香溪刘草坡煤矿的酸矿水中分离到二株参与矿水变酸的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 thlooxidans Wak~maa et J0ffe)。该菌大小为0.6一1×0.5 微米,圆头,单个或成对,革兰氏鱼反应。严格好气,在含元素硫的无机基上发育。在一般细菌基上不生长。 2.藏菌以氧化元素硫取得能源。不能氧化硫代硫酸盐,低铁,硫化物和亚硫酸盐.也不能利用有机物如葡萄糖、酵母汁、蛋白膝、乳酸和醋酸盐为能源。 3.骸菌同化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碳源。有机物除葡萄糖外,较高浓度的内膏、酵母汁、蛋白臁对菌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 4.在氮源上,加铵盐基上生长旺盛,强烈产酸,pH降到0.5左右。相反,加硝酸盐同于不加氮源对照,生长微弱,pH最多降到1.5左右。而且在生物量上,加敛盐的培养秸果 比加硝酸盐的高5一10倍,这表明只能利用铵态氮为氮源。在有机氮如尿素、天朗多素、蛋白臁存在下都发育。 5.在元素硫基上,开始菌量的增殖和酸的形成有平行的关系。当酸度提高到pH 1.5左右时,虽培养液仍保持高度混浊及一定的产酸能力,但活菌量开始迅速下降。用作接种物时最好pH达到达一点以前进行。 6.本菌发育的温度从15℃开始随着温度提高产酸速度加快,但超过35~(2就受到抑制,40℃几乎停止发育,55℃完垒抑制生长。最适温度为30—35℃菌一般在pI-I‘2.0—4.8范围内都能很好地发育,低于1.2或高于5.8,生长完垒抑制。其最适pl-I是2.5—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