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生物科学   4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海南岛河港海莲红树林凋落物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应用凋落物收集网对海南岛海莲红树群落进行连续4年(1984.1—1987.12)的凋落物动态研究。结果表明: (1)在保护良好的河港海滩上,海莲群落的年凋落物量高达1255g/m2,是热带地区凋落物量最大的群落类型之一;与世界上红树群落凋落物量相比处于较高水平。(2)4年平均凋落物各组分占总量的比例为叶64.32%、花10.63%,果21.34%、枝3.71%。 (3)月凋落物量(Y,g/m2)与月均气温(X,℃)的回归公式为 Y=5.009X–13.18(r=0.44**,df=46),相关极显著。 (4)不同年份凋落物的变化率R=1.33。  相似文献   
2.
耳嫘是一类特殊的原始有肺类软体动物,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陆交汇区的高潮带和潮上带.耳螺在红树林区广泛分布,且资源非常丰富,全世界已知的约240种耳螺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种类在红树林区被记录.本文总结了耳螺与红树林的关系以及中国嗜盐耳螺的种类,综述了红树林区耳螺的种类组成、分布、生态功能、行为等的研究进展,报道了中国...  相似文献   
3.
人工红树林中黑口滨螺和黑线蜒螺分布的差异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福建九龙江河口不同林龄、不同红树种类的人工林中黑口滨螺(Littoraia elanostoma)和黑线蜒螺(Nerita lineata)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黑线蜒螺主要分布于秋茄林内,且其生物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桐花树林内黑口滨螺的生物量和密度均大于林龄相近的秋茄林,但个体大小则小于秋茄林.黑口滨螺的生物量在桐花树林内随林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在秋茄林内则随林龄增加而减少.这种差异性反映了人工红树林植物种类及其演替过程对腹足类动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秀丽  周亮  卢昌义 《生态科学》2017,36(5):177-185
探讨外来速生红树植物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扩张过程中潜在的化感作用,为其入侵风险评估提供参考。通过室内栽培试验测定拉关木根、枝、叶、果的水浸液不同质量浓度(0.1 g·mL–1、0.5 g·mL–1)对我国乡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gymnorhiza)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拉关木根、叶、果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的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紧密排列在细胞壁周围,线粒体结构保持完好; 而在拉关木枝的水浸液低浓度(0.1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肉细胞内的液泡轻微皱缩,出现轻微的质壁分离现象。拉关木枝、果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幼苗叶片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的淀粉粒变多,变大,线粒体内部结构出现降解;拉关木根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部分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但线粒体结构基本保持较好;而在拉关木叶的水浸液高浓度(0.5 g·mL–1)处理下,木榄叶片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基本保持完好,表明拉关木叶水浸液对木榄幼苗的化感抑制作用弱。本研究中拉关木各器官高浓度(0.5 g·mL–1)水浸液对木榄幼苗叶片超微结构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为:枝>果>根>叶。  相似文献   
5.
深圳红树林区浮游植物时空变化与水质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探讨深圳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区不同水质环境中浮游植物时空变化进行了研究,初步分析主要水质因子与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的相关关系。分析表明,福田红树林区浮游植物有5门28属51种(含未知9种),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优势种为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和诺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nordenskiöldi)等,蓝藻、绿藻能发展成为优势类群,优势种为小颤藻(Oscillatoria minima)和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等。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变化显著。浮游植物密度空间变化明显,季节差异不大。各季度的浮游植物密度较高,达到106cells·L-1的级别。由于接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等陆源污水,5个站位的主要水质因子受污水排放影响明显,站位受陆源污水影响的顺序依次为:Ⅳ>Ⅱ>Ⅴ>Ⅰ>Ⅲ,污水排放进入红树林区的水域水质显著区别于完全海水水域。陆源污水输入对浮游植物密度时空变化造成显著影响,浮游植物密度与总氮浓度、盐度相关性较好,与总氮成显著负相关,与盐度成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树植物监测海岸油污染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昌义  林鹏 《生态学杂志》1990,9(1):57-59,66
一、前言在海洋污染物中,石油污染是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一种。这种污染主要来自海上油船运输泄漏、海洋油田开发、油层自然渗出造成的远洋石油污染。近年来,随着沿海各地拆船工业的迅速发展,由于忽视环保工作或环保措施跟不上生产发展,拆船作业中大量含油压仓水排入海中,以及船只轮机部位大量存油,油垢溢  相似文献   
7.
红树林生物多样性恢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叶勇  翁劲  卢昌义  陈光程 《生态学报》2006,26(4):1243-1250
从红树植物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恢复出发,分析了我国当前红树林恢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此需要着重进行的基础研究思路。在红树植物多样性恢复方面,胎生种类的繁殖体在母树上就已萌发,成熟繁殖体可直接用于海滩造林,大多数种类已用于红树林恢复;而非胎生红树植物繁殖体的萌发脱离母树,成熟繁殖体难以直接在海滩造林,其育苗具有一定难度,因此较少用于红树林恢复,可以通过非胎生红树植物的种子休眠、生理生态和化感作用等方面的研究,极大限度地增加红树植物生态恢复的种类。在动物多样性恢复方面,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恢复还是“非定向”的,可通过在具类似底质、盐度和潮位的河口海岸地段不同恢复时间的人工红树林,研究红树林植被不同恢复措施(主要是种植密度和种类选择)对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使得红树林的生态恢复在改造生态系统其它生物组份上不会呈现盲目性和不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外来物种入侵现状及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欧健  卢昌义 《生态学杂志》2006,25(10):1240-1244
通过对厦门地区外来物种入侵状况的实地调查,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查阅和专家咨询,整理了厦门市已入侵或值得警惕的外来植物名录。并从气候、土壤、植被生态群落结构、地貌特征、人为和自然干扰状况以及港口交通贸易等方面分析了厦门市外来生物入侵现状的原因。结合前人在外来生物入侵的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厦门市的外来植物入侵现状,构建了适应厦门地区外来植物入侵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指标体系由“移居与建群的可能性”、“危害与影响”和“预防与控制”3大部分,共计6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9.
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箱法对海南东寨港4个站位的5个红树林群落的土壤甲烷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平均甲烷通量为0.81mg·m-2·d-1。利用聚乙烯袋密闭法测定了6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甲烷通量,发现红树植物叶片具有吸收大气甲烷的效应。通过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红树林的研究还表明,林地土壤甲烷通量的日变化与林内潮水淹浸状况有关。海莲林不同滩面土壤甲烷通量的差异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土壤甲烷通量的季节差异因植被类型或土壤性质不同而表现为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海南鸟东寨港港红树林群落甲烷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静态箱法对海南东寨港4个站位的5个红树林群落的土壤甲烷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平均甲烷通量为0.81mg.m^-2.d^-1。利用聚乙袋密闭法测定了6种红树植物叶片的甲烷通量,发现红树植物叶片具有吸收大气甲烷的效应。通过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红树林的研究还表明,林地土壤甲烷通量的日变化与林内潮水淹浸状况有关。海莲林不同滩面土壤甲烷通量的差异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