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生物科学   3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鹮(Nipponia nippon)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朱鹮的濒危状况及陕西省洋县1981—1986年的繁殖数量,计6年9窝27幼,已知死亡4只,人工喂养3只。 朱鹮在洋县为留鸟,越冬期间偶尔返回繁殖地,2月中旬后不再离开。有显著的领域性。3月上旬开始营巢,中旬至4月初产卵,多数3枚(1—4枚)。孵卵期30天左右,育雏期约为40天,均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6月中下旬全窝育成后一起飞离巢区。  相似文献   
2.
内阿片肽在调节惊厥发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源性阿片肽可能参与惊厥发作的调节,并具有致惊厥和抗惊厥的双重作用。这两种作用均受特异的阿片受体调节。惊厥发作的调节涉及μ、δ、κ和ε等受体,各受体的作用性质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果蝇精子发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蝇精子发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分化过程,受可育基因的控制。Y染色体上lampbrushloop是一组研究得较为深入的可育基因。在初级精母细胞时期,loop处于活跃转录状态,终产物为具有特异二级结构、大小与loop相当的RNA分子。这些RNA分子不具有编码蛋白质的特性,但却结合有大量的蛋白质分子。推测loop的主要功能是聚集精子发生过程中所需要的特异的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4.
褐飞虱泌露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晓平  巫国瑞 《昆虫知识》1992,29(4):235-237
<正>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排泄的蜜露作为定量测定其相对取食量的指标已多次被实验所证实。一般的固定式(滤纸固定不动)蜜露测定法(图1b)由于简单易行,已广泛应用于褐飞虱生物型监测和水稻抗虫性鉴定。然而,由于褐飞虱雌成虫具有固定取食的特点,飞虱排泄的蜜滴往往重复滴落在滤纸的同一点而影响蜜露量的正确估算。綦立正等和王希  相似文献   
5.
这里介绍一种简便的测定方法。实验装置如图,一根橡胶管连接两根滴管,滴管内装一定刻度的水。滴管上端加盖防止水分蒸发。把一个合适的橡皮塞打一小孔,孔内插入一段带叶的枝条,用石蜡油或橡皮泥等封好,将带枝条的塞塞紧于另一滴管口上。这样,水分便通过枝条从叶面蒸腾出去(茎部的微量蒸腾可忽略不计),水量的减少,可从另一滴管上显示出来。供实验枝条上的叶片面积是  相似文献   
6.
1992-1994年的5-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黄眉姬Weng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的迁期为5月中旬和9月上旬,种群密度为6.6只/km^2,窝卵数4-6枚,孵卵期12-13d,孵化率为89.5%,育雏期12d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发酵合成L—缬氨酸—15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有稳定同位素15N-硫铵为主要氮源的专用发酵培养液配方和相应的工艺条件,在国内首次微生物直接发酵研制成L-缬氨酸-15N高丰度精制产品。产品15N丰度97.68%,反比原料15N-硫铵丰度下降0.53%,L-缬氨酸-15N产酸率最高达4%以上(未校正)。每克15N-硫可得到1克以上的L-缬氨酸-15N(分析值)提取精制收率平均为80-90%(单程),最高达到95%以上(二次提取)。实际每克1  相似文献   
8.
在综述初级视区胼胝体功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视网膜双侧投射带的中枢拓扑联系模型,它不但符合一系列生理学和形态学实验的结果,而且解释了胼胝体存在的必要性:它传送的信号补偿了由于存在视网膜双侧投射带而在每侧皮层上所造成的信息损失。  相似文献   
9.
稳定的肠道微生物内环境是肠道微生物与肠道免疫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不断的进食过程中,昆虫肠道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发生变化,肠道微生物与肠道上皮细胞之间形成了复杂的、动态的平衡机制。昆虫肠道上皮细胞可以感知有益和有害条件并利用免疫调控通路来实现微生物种群稳态的动态调节,例如双重氧化酶-活性氧(dual oxidase-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uox-ROS)系统和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 Imd)信号通路可以感知肠道微生物数量变化并参与到肠道微生物稳态调节过程。除此之外,肠道微生物群也会通过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QS)释放相应的效应因子来调节菌群行为,间接性起到稳态调节的作用。因此,本文综述了昆虫肠道中物理防御、免疫信号通路以及肠道微生物通过QS在昆虫肠道微生物稳态维持中的作用,加深对肠道组织与肠道微生物互作关系的认识。未来将继续对更多种类昆虫体内微生物的稳态调控机制及调控机制间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并基于调控机制设计开发改变肠道微生物稳态的新型农药,为实现有效害虫防治提供新的靶标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猫后内侧上雪区(posteromediallateralsuprasylvianarea,PMLS)的绝大多数神经元(171/200)对运动棒的取向调谐,62%(124/200)细胞的取向调谐宽度(半高波宽)小于90°:按方向选择性和取向选择性可分辨出几类特征明显的细胞类型:1、强取向和强方向选择性细胞;2、强取向调谐的双向选择细胞;3、弱取向调谐的强方向选择细胞;4、无取向无方向选择性细胞;以及5、特征不明显的或中间类型细胞。它们与最近光学记录揭示的鹰猴中颞叶视区(middletemporalvisualarea,MT)的组织有很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