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生物科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选取中国作物网上的2994条包括所需信息的小麦数据,考虑到容重可以作为小麦的等级评判标准,与小麦贮藏、出粉率等有关,对不同地区的小麦产量因素对容重的影响做了通径分析,得到不同品种不同成熟期不同区划小麦产量因素,包括小麦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粗蛋白等对小麦容重的影响,得到小麦容重和各个因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得出影响籽粒容重主要的因素,从而服务于小麦育种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CYP)在死体营养型真菌的毒素合成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预测可能与病原菌致病相关。论文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毒素合成基因簇中的1个上调表达的CYP基因Vmcyp5进行生物学功能研究,明确CYP基因对病原菌致病力影响,为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对苹果树腐烂病菌致病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ouble-joint PCR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技术获得具有G418抗性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PCR检测及Southern blotting验证得到单拷贝敲除突变体。将目的基因片段重新导入敲除突变体,筛选获得互补突变体。最终对野生型菌株及敲除突变体、互补突变体进行菌落、产孢及致病力观察,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并利用q RT-PCR技术分析突变体黑色素基因簇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基因敲除技术获得1个Vmcyp5基因的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菌株相比,Vmcyp5基因的敲除突变体菌落呈白色,产孢量减少51.3%。q RT-PCR分析发现敲除突变体黑色素基因簇基因表达量降低。重要的是,敲除突变体致病力较野生型菌株降低24.5%。互补突变体菌落颜色、产孢及致病力近似恢复至野生型菌株水平。【结论】Vmcyp5基因与病原菌黑色素合成、子实体的产生和致病力相关。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技术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体内的水分状态与传输过程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传输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研究植物水分利用与调控的基础.植物体内水分的传输过程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植物需要通过对体内水分状态的适当调整来适应环境变化和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由于蒸发通量、压力室、高压流速仪、热脉冲等传统检测方法往往会对植株造成破坏和损伤,因此难以准确反映和定量描述植物体内水分传输的真实过程.核磁共振技术(NMR)由于其无损、非侵入的特点,在植物水分分布和传输相关研究中日益得到关注.本文概述了NMR在检测植物体内水分分布、传输以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还分析了目前NMR技术在SPAC系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并指出NMR技术将来可能在植物水分生理、植物与环境互作以及水分代谢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NMR技术在SPAC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户外便携式、开放式检测仪器是NMR技术在SPAC研究领域进一步应用和推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离纯化棕点湍蛙(Amolops loloensis)皮肤分泌液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得到有促胰岛素释放活性的分离峰,并鉴定其结构.采用葡聚糖Sephadex G-50凝胶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RP-HPLC)等手段对棕点湍蛙皮肤分泌液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胰岛素释放实验进行活性检测,Edman降解法测定活性峰的氨基酸序列,反转录法构建cDNA文库并克隆其基因.得到一个具有显著的促胰岛素释放活性的十六肽,测得其氨基酸序列为:FMPIvGKsMSGLSGKL-NH2,命名为amolopin-1.由cDNA(开放阅读框为192bp)推导的氨基酸一级结构显示,其前体由64个氨基酸残基(aa)组成,包括高度保守的信号肽(22aa),酸性肽以及成熟肽.经过数据库序列比对,从棕点湍蛙皮肤中得到一个新的促胰岛素释放肽,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理和药代动力学,极有可能得到一个新的治疗糖尿病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与肾炎及其他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77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患者血清ANCA、ELISA法检测ANCA抗原,检测其他免疫学指标如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等.结果:77例SLE患者中ANCA阳性28(36.4%)例,ANCA阳性组浆膜炎、肾损害、神经精神症状、皮肤血管炎、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补体下降以及血清IgG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52例LN患者中,25例(48.1%)ANCA阳性,其中P-ANCA阳性者22例(88%).3例(12%)为a-ANCA均出现在RPGN,无一例出现c-ANCA.非LN组25例患者中,仅3例(12%)p-ANCA阳性,且均为抗-MPO.正常对照组无一例ANCA阳性.77例SLE患者中,14例(18.2%)为抗-MPO;13例(16.9%)为抗LF,且只见于DPGN、FPGN和RPGN伴有新月体形成者;10例(13%)为抗-CG,但在非狼疮肾炎患者未检测到抗-LF及抗-CG.在各种临床表现中,抗-MPO与肾脏和皮肤表现有关;而抗-LF与肾脏、关节炎及浆膜炎有关;抗-CG可见于各种临床表现.结论:ANCA可作为评价SLE疾病及鉴别血管炎和狼疮肾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青鱼生长激素的重组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浩  成嘉  刘妍  骆剑  李建中  刘少军  刘筠 《遗传》2005,27(5):729-734
以含有的青鱼生长激素编码区cDNA的重组质粒pbcGHc为模板,高保真PCR扩增青鱼生长激素(GH)成熟肽cDNA序列,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青鱼GH原核表达质粒pET-bcGH。将pET-bcGH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青鱼G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融合表达,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一条23 kDa的诱导表达重组青鱼GH带。以草鱼GH多克隆抗体为一抗,Western Blot证明,该重组青鱼GH具有免疫学活性。将经过亲和层析、透析纯化后的重组青鱼GH作为抗原,采用改进的方法对家兔进行皮下免疫注射,获得青鱼GH多克隆抗血清。以该多抗为一抗,Western Blot 可以检测出4 ng的抗原量;并且在青鱼垂体组织抽提液中和血清中检测到一种能与该抗血清作用的大小为21 kDa的蛋白质。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得到的青鱼GH多克隆抗血清具有较好的免疫特性。  相似文献   
7.
三倍体湘云鲫繁殖季节的性腺结构观察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36  
在繁殖季节解剖37尾龄和16尾声龄湘云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湘云鲫的性腺结构。在湘鲫的性腺部位有三种类型的结构:(1)清巢型;精巢小叶内分布有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呈退化现象,没有发现有正常成熟精子。(2)卵巢型,该类型性腺的大部分为体积较小,分化程度较低的呈囊状排列的细胞,在这些小细胞中镶嵌着少量初级卵母细胞和体积较大的退化的卵母细胞。(3)脂肪型;该类型的性腺部位仅有两条脂肪组织,即没有卵巢结构,  相似文献   
8.
在脊椎动物中viperin已被证明是一种能抵御大多数DNA和RNA病毒的抗病毒蛋白质。本文克隆及鉴定了青鱼viperin。青鱼viperin(bc Viperin)的c DNA由1 828个核苷酸组成,编码360个氨基酸。预测的bc Viperin蛋白包含N端低保守的两性α-螺旋结构域、中间自由基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methionine,SAM)结构域及高保守C端结构域。bc Viperin m RNA在青鱼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肠、肌肉、皮肤和鳃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和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SVCV)感染后,bc Viperin m RNA在上述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提高。在青鱼尾鳍(Mylopharyngodon piceus fin,MPF)细胞中,bc Viperin m RNA表达水平同样会在GCRV和SVCV感染后发生上升。蛋白质免疫印迹表明bc Viperin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 k D;He La和EPC细胞中的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表明bc Viperin是细胞质蛋白。编码bc Viperin的质粒在EPC细胞中过表达后能够显著提高细胞抵御SVCV和GCRV的抗病毒能力。以上研究表明bc Viperin是青鱼天然免疫过程中重要的抗病毒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周曼  冯浩 《激光生物学报》2012,(5):429-433,445
Dmc1基因是一个在减数分裂前期Ⅰ表达的基因,其表达产物为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所必需。本实验根据普通红鲫Dmc1基因编码阅读框(ORF)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改良红鲫Dmc1基因(命名为IRCC-Dmc1)的ORF序列并将之插入到cDNA5-FRT/TO载体中,构建了改良红鲫Dmc1基因表达载体FRT/TO-IRCC-Dmc1-Myc。以FRT/TO-IRCC-Dmc1-Myc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蛋白印迹杂交实验检测到改良红鲫Dmc1基因在HEK293T细胞中有着正确的表达。本文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改良红鲫Dmc1基因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青鱼β-actin基因克隆及其启动子功能的初步检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冯浩  成嘉  骆剑  刘少军  刘筠 《遗传学报》2006,33(2):133-140
高保真PCR克隆青鱼β-actin基因开放阅读框和5’端侧翼序列,DNA测序结果表明:青鱼β-actin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一段含375个氨基酸的蛋白,与其他物种actin家族相比较具有高度保守性。青鱼β-actin与鲤鱼、草鱼及斑马鱼的同源性均为100%,而与人和Norway鼠β-actin的同源性均为99.2%,与鸡和Kenyan爪蟾β-actin的同源性分别为98.9%和98.1%。将青鱼β-actin基因5’端启动调控区插入不含启动子的pEGFP1载体构建青鱼β-actin启动子/EGFP表达载体,与第一次卵裂之前显微注射该重组质粒入泥鳅受精卵,同时也用该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系。观察结果表明:GFP在50%的泥鳅胚胎和2/3的HeLa细胞有所表达。GFP在泥鳅胚胎的各个部分均有表达,且在某些胚胎中GFP的表达遍布全身。因此,以EGFP为报告基因证实了青鱼β-actin基因启动子为一种非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