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3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观察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联合治疗患者9例,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9例患者7例有效,1例无效,1例停药。低钾是最常见的副反应,其他副反应包括畏寒、发热及肝、肾功能受损。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或卡泊芬净治疗IFI,经济、有效,患者依从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鬼臼毒素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及对其几种代谢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军  马志卿  冯俊涛  张兴 《昆虫学报》2007,50(9):895-899
为进一步揭示鬼臼毒素的杀虫活性及作用机理,本实验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了鬼臼毒素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生物活性及对其幼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酸性磷酸酯酶(ACP)、碱性磷酸酯酶(AK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细胞色素P450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鬼臼毒素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拒食、毒杀及生长发育抑制作用,其AFC50为0.4110 mg/mL(24 h)和0.2617 mg/mL(48 h),LC50为1.9061 mg/mL(72 h);0.125 mg/mL剂量下相对生长率比对照下降57.56%(24 h)和41.18%(48 h),化蛹率为43.33%,不能正常羽化。同时,鬼臼毒素对小菜蛾幼虫体内各代谢酶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对羧酸酯酶表现为先激活后抑制的作用;对酸性磷酸酯酶表现先抑制后激活的作用; 对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酶系表现出先激活后抑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有4个同工酶,L,R,M1,M2常成熟红细胞R型为主,由RKL基因编码,人类R型和PK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存在4个高度保守成份,R型PK表达调控主要在转录水平,与锌指家族成员作用有关,研究显示-270bp的上游区域是一个强启动子,位点控制区HS2及启动子上游3.7kb处一片段具有增强子作用,随着对R型PK的深入了解及分子生物学进展,为PK缺乏所致溶血性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