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生物科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杆状病毒细胞凋亡抑制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杆状病毒是一类数量庞大且相异的DNA病毒.这些病毒通过许多复杂的机制操纵昆虫细胞,其中之一就是调节宿主细胞的凋亡.杆状病毒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在调节宿主细胞凋亡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杆状病毒基因组中都含有IAP基因.本文介绍了杆状病毒IAP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及最近发现的几种抗宿主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抑制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一种细胞的生理性自杀行为 ,对保持周围组织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细胞凋亡的紊乱与许多致病性疾病的发生有关 ,涉及细胞凋亡过度的疾病如AIDS、神经变性紊乱、局部缺血等 ;涉及到细胞凋亡程度过低而导致的疾病如癌症的发生等。因此对细胞凋亡途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IAP(inhibitorofapoptosis)家族蛋白最早发现于杆状病毒 ,它能抑制由病毒感染而诱导的细胞凋亡。杆状病毒在长期进化过程中 ,为适应自身的生活环境及繁殖的需要 ,获得了一些…  相似文献   
3.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bm47基因普遍存在于已测序的鳞翅目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中,是杆状病毒的核心基因之一,但其在病毒复制及转录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尚未可知。本研究利用Red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BW25113中构建了BmNPV的bm47基因缺失型病毒bm47-ko-Bacmid,并利用Bac-to-Bac系统构建了bm47基因的补回型病毒bm47-re-Bacmid。然后利用TCID50病毒滴度测定法和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缺失bm47基因对病毒复制、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bm47基因缺失后对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在病毒转染BmN细胞后48h和72h两个时相,bm47基因的缺失导致病毒早期基因lef3、晚期基因vp39以及极晚期基因p10的转录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本研究工作将为深入研究BmNPV bm47在病毒复制和基因转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是最先被报道的哺乳动物半乳糖凝集素,存在于多种组织和细胞内,参与细胞的粘附、增殖、凋亡和炎症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并且与免疫系统的调节和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鹿茸是哺乳动物中罕见的能够周期性的脱落和再生的附属器官,作为研究哺乳动物器官再生的新模型受到关注。鹿茸再生是一个基于干细胞的过程,定位于角柄骨膜的干细胞是鹿茸再生的基础,Galectin-1在角柄骨膜细胞(pedicle periosteum cell, PPC)中高度表达,提示其在鹿茸再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尚没有商用的鹿Galectin-1蛋白及其抗体,为进一步研究Galectin-1在鹿茸再生中的生物学功能,需要制备相应的蛋白和抗体,本实验将梅花鹿Galectin-1基因与pET28a连接,并将重组质粒pET28a-Galectin-1转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DE3)中诱导表达。用Ni-NTA Agarose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免疫兔子制备多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Western blot 检测抗体特异性、细胞免疫荧光检测Galectin-1在角柄骨膜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诱导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alectin-1在BL21(DE3)中表达,通过Ni纯化获得融合蛋白。ELISA结果显示,抗体效价达到1:64000,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抗体特异性良好,细胞免疫荧光显示Galectin-1在PPC全细胞中表达。本实验获得了纯化的鹿Galectin-1蛋白和特异性较好的多克隆抗体,为揭示Galectin-1在鹿茸再生调控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5.
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 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探讨家蚕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gp67信号肽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采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来表达该信号肽融合蛋白。构建了重组质粒pBacPAKS-hEGF, 将该重组质粒与线性化病毒Bm-BacPAK6 DNA共转染家蚕细胞, 筛选获得重组病毒vBacPAK-SEGF, 用vBacPAK-SEGF感染家蚕BmN细胞和五龄蚕, Western blot检测表明在家蚕细胞、五岭幼虫的血淋巴和蛹中均有约12 kD的目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发现在家蚕细胞中的表达量为23 mg/ 106细胞, 五龄幼虫中的表达量可达到82 mg/mL血淋巴。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Balb/c3T3分析家蚕表达的hEGF信号肽融合蛋白的生物活性, 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显著促进Balb/c3T3细胞的增值。另外, 研究还发现hEGF信号肽融合蛋白可使新生ICR小鼠体重增 加, 睁眼和萌齿时间提前。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家蚕表达的hEGF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