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7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法学家德沃金为了完善自己的权利体系,继前两部著作之后,创造出又一巨著《法律帝国》,在该书中,德氏认为,当法典缄默时,法官没有越出法律去判案,法官以整体性为原则,建设性阐释为方法,通过相关立法和判例的分析,从中推导出正确适用于疑难案件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人大机制的非行政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我国人大行政化之表征我国宪法在第三章国家机构中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分别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同级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是行政机关。但在我国的宪政实践中 ,无论是人大代表的组成还是人大的政治实践 ,抑或人大的自身定位都表现出强烈的行政色彩 ,人大为了取得实效也越来越多地采用行政化的运作方式。(一 )人大行政化表征之一 :人大代表的官员化。什么样的人能够当选人大代表 ,不仅关系到代表的参政议政能力 ,更关系到他们能否真正地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是否能…  相似文献   
3.
论生存权的历史演进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 ,是基于人类生存本能而产生的自然权利或者说是“法前”权利 ,从此开始到其发展、演变为现代意义的人权 ,大致经历了如TIN个阶段 :朦胧状态的生存权阶段、生存权理论的初步确立与发展阶段、生存权实定化阶段、全球化时代的生存权阶段。  相似文献   
4.
“禁止不利变更”原则作为行政复议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我国 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中没有明确体现。行政复议机关在复议过程中是否作出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变更决定与复议机关与相对人都息息相关。因此 ,应借鉴台湾与日本法律中的规定 ,在我国法律与复议实践中确立“禁止不利变更”原则 ,同时对之运行加以法律规制 ,以极大的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加快行政法治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5.
生存权作为首要人权在中国特殊年代发挥了巨大政治作用,但在依法治国的新时期,要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从法律上确认和保障作为个人基本权利的生存权。  相似文献   
6.
高校廉洁教育社团是提升大学生廉洁法治意识的重要生力军和载体。调查发现随着党和国家对反腐败以及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国内高校廉洁教育社团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不过在社团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存在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社会关注度低、学校支持力度不够以及大学生廉洁意识比较薄弱等问题。推动高校廉洁教育社团内涵式发展,需要进一步配套管理制度和社会支持系统,加大资源供给力度,搭建更加规范有序的交流平台,激发大学生参加廉洁教育社团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7.
司法过程对许多法官来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美国大法官卡多佐通过《司法过程的性质》对其进行了生动的阐述,司法过程中法官在遵循先例的原则下,有可能进一步造法,但他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随着进一步造法,开始一种找到律条的一种崭新程序。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审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仲裁活动的特征、有效性与控制,提出了后现代仲裁、仲裁服务及其质量、标准与管理等概念和一系列观点;建议采用ISO9001实现我国机构仲裁全面质量管理。抛砖引玉,以求教同仁。  相似文献   
9.
商业贿赂是经济发展中的一块毒瘤,不仅阻碍市场机制的正常发挥,而且是孽生腐败的温床,禁止商业腐败将成为今后我国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但仅仅通过一般的执法检查和监督显然无法有效的治理商业腐败,线人的引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对《仲裁法》确立的仲裁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关系的讨论,不仅是仲裁理论研究的需要,更是仲裁实践的要求。本文从市场的角度审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仲裁活动和仲裁制度,提出了仲裁服务商品与仲裁服务市场的概念和一系列观点。并以此为基础,对《仲裁法》构建的我国仲裁服务市场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我国仲裁服务市场的特点和发育状况,尤其是制约和影响我国仲裁事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培育、完善和发展我国仲裁服务市场的建议。抛砖引玉,以期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