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政治法律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反恐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教育机构已逐渐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重点目标。基于GTD数据库中所收录的2009-2018年恐怖袭击的数据,以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从教育机构恐怖袭击的发生数量、地域分布、袭击手段,以及所造成的后果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两个典型案例(两个国家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教育机构恐怖袭击主要有以下特点:袭击频发但呈下降趋势、袭击地域分布不平衡、袭击手段以爆炸为主袭击损失小但引起恐慌大等。对教育机构恐怖袭击,应从安保措施、情报预警、危险品管控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2.
驾车冲撞恐怖袭击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恐怖袭击手段,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及实地调研,对驾车冲撞恐怖袭击犯罪人的异常行为进行标签化处理,采取AHP与积分预警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涵盖"异常人员背景标签""异常生活行为标签"和"异常涉车行为标签"的标签预警体系,划定预警分值,用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通过现有数据库和群防群治网络获得基础数据,以支撑标签预警体系运转。  相似文献   
3.
随着公安信息化工作的推进,信息安全风险成为了公安机关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通过准确地识别资产、脆弱性和威胁.合理为其赋值,可以计算得出风险值的大小。以此为基础合理决策,采取转移、避免和对抗等措施,能够确保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保障公安信息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吴绍忠 《学理论》2013,(13):135-137
法国的警务情报工作具有自身特色,通过学习和研究法国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加强合作与交流、注重情报信息系统建设、突出情报分析的核心地位、确保情报信息安全对我国公安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加强与实战部门联系、加强情报信息系统建设类的课程教学、加强情报分析的研究和教学、加强情报安全类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以及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有助于提高我国公安情报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网络正逐步成为公安情报传输的重要通道。网络传输在克服原有传输模式不足体现巨大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公安情报的安全问题。应用起源于古代隐写术思想的信息隐藏技术,可以保障传输情报不被发现、窃取和篡改,从而实现公安情报在网络上的安全传输。  相似文献   
6.
从海量反恐情报中智能地发现并识别涉恐人员、恐怖团伙及其关系,对于公安机关提前预警恐怖袭击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聚类分析可以根据对象的内在属性,将其聚集成为不同的簇,每一个簇内部相似度高,簇之间差异度大。利用聚类分析的这种特点,可以对公安机关的海量涉恐情报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处理。通过把聚类分析引入到反恐情报分析中,可以运用划分聚类识别出潜在的涉恐人员群体、运用密度聚类发现内部高度相似的恐怖团伙、运用分层聚类提炼恐怖团伙之间的关系,提升公安机关分析反恐情报的能力和水平,进而提升打击恐怖主义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要求政府部门进行跨部门的横向信息整合共享。但是政府部门间现存的利益格局阻碍了这种共享的进程,因为在现有的利益格局下,信息的分享者难以得到收益,所以抵制对信息的分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确立一种新的利益格局,使得政府各部门自发主动地进行信息共享,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8.
基于互联网的公安情报收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互联网已经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网络上大量的、异构的、动态的信息已逐步成为公安情报部门重要的公开情报源。借助搜索引擎、信息过滤、信息挖掘和"看不见的网站"的搜索技术,公安情报部门可以大大提高在互联网上收集情报的效率,同时提高情报质量,为实现情报主导警务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和科学计量的方法,对当前中国知网所收录主题为"反恐情报"的1553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发现反恐情报领域的研究总体趋势、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及动态前沿.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反恐情报的总体发文态势经历了萌芽起步期、低速增长期、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点的反恐情报研究,研究作者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