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业科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以常见的浮萍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实验的方式研究了氮磷浓度对浮萍生长的影响,通过实验可以看出,浮萍对氮磷浓度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在较高浓度及特定的氮磷比的条件下,有利于浮萍的大量生长。  相似文献   
2.
砒砂岩区不同退耕还林措施土壤颗粒及交换性能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砒砂岩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下林地和草地的土壤结构及土壤交换性能对其措施的响应,选取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和本氏针茅草地为研究对象,并以荞麦坡耕地为对照,通过野外取样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采用分形理论探究土壤粒径分布(PSD)、阳离子交换量(CEC)和交换性盐基总量(ECEC)及其组成(Na~+、K~+、Ca~(2+)、Mg~(2+))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相关性关系。结果表明:(1)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草地和林地的PSD分布范围、非均一性、离散程度均高于坡耕地,且柠条林的土壤粉粒含量、PSD分布范围的增幅效果最显著(P0.05);土壤剖面垂直层次上,草地有利于增加表层土壤的细粒组分和粒径的分布范围,而林地更有利于对深层土壤粒径的改良与细化;(2)研究区交换性盐基组成主要以碱土金属为主(Ca~(2+)、Mg~(2+)),不同措施的土壤ECEC和CEC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林油松林小叶杨林草地坡耕地。草地表层土壤交换性能优于底层土壤,而林地与之相反;(3)黏、粉粒和细砂是决定研究区土壤交换性能的细粒土壤和粗粒土壤,粉粒是CEC、ECEC的主要贡献因子,多重分形维数可较好地描述土壤交换性能与土壤颗粒间的关系。不同措施以柠条林对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交换性能的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冷浸田改种泥炭藓(Sphagnum)不同年限后土壤的固碳潜力和胞外酶活性的变化,为合理利用冷浸田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紫林山村为研究区,以种植水稻的冷浸田为对照,对比分析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3、10和20年后表层(0—10 cm)土壤理化性质、胞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探究泥炭藓种植对冷浸田土壤固碳潜力的影响。【结果】(1)种植泥炭藓改变了冷浸田土壤理化性质,种植10年后,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及总酚含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9%、33.8%和88.1%。(2)随着泥炭藓种植年限增加,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酸性磷酸酶、β-1,4-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显著降低。(3)冷浸田改种泥炭藓10年后,土壤总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而改种泥炭藓20年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纤维素二糖水解酶、酸性磷酸酶、β-1,4-乙酰-葡萄糖胺糖苷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活性以及多酚氧化酶含量均显著降低。(4)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对于总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泥...  相似文献   
4.
以冬奥会场馆(崇礼赛区)周边小桃家沟流域上、中、下游樟子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25个20m×20m样方,并测量林木的胸径、树高,分析样地内林分空间结构指标特征及其林分稳定性。结果表明,一元分布中,流域上、中、下游平均角尺度值均在0.475-0.517之间,均为随机分布;流域下游混交林平均大小比数最小,其次为中游,上游平均大小比数最大,流域下游混交林平均混交度最高,平均混交度值为0.41。二元分布中,流域下游混交林的大小比数(U)在0-0.25且为随机分布(W=0.5)状态、混交度(M)在0.75-1.00且为随机分布(W=0.5)状态、混交度(M)在0.75-1.00且大小比数(U)在0-0.25的林木所占比例相较于流域上、中游均最高,分别为34.99%、20.37%和10.11%;最优林分状态的π值法则表明,流域上游混交林林分状态为极差,流域中游和下游林分状态均较差,与流域上游和中游相比,下游混交林整体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干筋期烤烟主脉干燥特性和颜色变化,为干筋期烤烟烘烤工艺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云烟87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研究干筋期不同风速(低速、中速和高速)、相对湿度(12%、18%和24%)和干球温度(60、64、68和72℃)条件下烟叶主脉的干燥特性,并对烤后烟叶颜色参数值进行分析.[结果]干筋期烟叶主脉失水呈降速干燥,随着干筋期风速的增加、相对湿度的降低或干球温度的升高,干燥速率加快.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可很好地描述干筋期烟叶主脉水分干燥曲线,尺度参数α随着风速的增加、干球温度的升高和相对湿度的降低而降低,形状参数β受干筋条件影响较小.基于Weibull分布函数的干筋期烟叶主脉估算水分扩散系数Dcal在1.994× 10-10~4.026×10-1m2/s,干筋期烟叶主脉干燥活化能Ea为56.57 kJ/mol.随着干筋期风速增加,烟叶亮度L*和正反面亮度差?L*增大,颜色偏亮黄色;随着干筋期相对湿度的增加,烟叶L*和正反面?L*减小,而红度a*、黄度b*和饱和度C*逐渐增大,颜色偏橘黄色;随着干筋期干球温度的升高,烟叶a*增大,颜色偏红棕色.[结论]烤烟干筋期采用较高的温湿度和较低的风速有利于提高干筋效率、增加烟叶饱和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堆捂自然变黄工艺对烤烟品质的影响,以红花大金元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在烤前通过不同堆捂自然变黄处理,与常规烘烤工艺对比,研究其对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色素等动态变化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烘烤工艺相比,T1即烟叶堆捂自然变黄至60%时开火,对烟叶含水量动态影响不显著,但可适当增加烤中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提高钾/氯值,提升烟叶品质;而T2即烟叶堆捂自然变黄至90%时开火,会减少烟叶及主脉在烘烤前期的失水量,增加烤中类胡萝卜素以及淀粉等大分子物质的降解,减少烟叶厚度及单叶质量,影响烤烟品质。因此,烟叶堆捂自然变黄至60%时开火进行烘烤具有可行性,可应用至实际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2016年以红花大金元上部叶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对生育期叶片发育规律、淀粉和总氮代谢特点进行试验测定,研究不同素质烟叶鲜烟暗箱烘烤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叶面积形成均呈慢-快-慢的变化趋势,结合Logistic生长曲线特点可将烟叶叶片生长过程划分为初生期、速生期和缓生期,但处理间不同生育阶段持续时间有所差异。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常规处理(T1)和返青处理(T2)叶片生长规律基本相同,叶片生长初生期和速生期均表现为后发处理(T3)最长,T1、T2处理次之,贪青处理(T4)最短;缓生期以T4处理最长,T1、T2处理次之,T3处理最短。不同处理叶片发育过程中淀粉积累量均呈上升趋势且在缓生期达到最大值,缓生期平均淀粉积累量为17.86%,分别大于初生期、速生期平均淀粉积累量(4.09%、7.30%);鲜烟淀粉含量整体以T4处理最高,T1、T2处理次之,T3处理最小。总氮含量随烟叶叶龄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其中T1、T2、T3处理在速生期转化量最大,T4处理在缓生期转化量最大;鲜烟总氮含量整体以T4处理最高,T2、T3处理次之,T1处理最小。不同处理烟叶发育过程中碳氮代谢转变时间T1、T2处理最早且二者相差不大;与T1处理相比,T3、T4处理碳氮代谢转变时间分别延滞约7、10 d。暗箱烘烤特性试验表明,T1处理具有较好的易烤性和耐烤性,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易烤性和耐烤性稍差,T3处理易烤性最好,而耐烤性较差,T4处理易烤性和耐烤性均较差。叶片发生规律和碳氮代谢特点影响烟叶淀粉和总氮的积累与转化,从而影响烟叶的易烤性与耐烤性,可依据烟叶发生规律及碳氮代谢特点明确烟叶素质,结果可为不同素质烟叶营养烘烤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8.
以牛骨为原料,200目骨粉得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因素对牛骨粉制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考察冷冻温度、冷冻时间、脱脂时间3个因素,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牛骨粉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冷冻温度-25℃、冷冻时间24h、脱脂时间4h,在该条件下骨粉得率最高,经验证明可达82.3%,符合预期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以青海共和盆地中间锦鸡儿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及自然降雨对土壤呼吸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以期为高寒沙区人工林土壤碳通量估算和碳循环研究提供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于2018年7月,在观测样内地开展30 d的连续定位观测试验,对其土壤呼吸速率和环境因子变化及自然降雨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 ](1)土壤呼吸受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影响,其中,太阳总辐射影响较直接;(2)无降雨日土壤呼吸主要受表层(10 cm)土壤温湿度影响,降雨过程中主要受深层(150 cm)土壤温湿度影响。累计降雨量大于0.8 mm的自然降雨对土壤呼吸日均值有抑制作用,且激发效应通常出现在降雨结束次日,约持续3 d;(3)大于0.07 mm的自然降雨发生即抑制土壤呼吸速率,其在累计降雨量达10.44 mm、降雨时长达3~4 h时抑制率最高;(4)自然降雨可使Q10值短期升高。[结论 ]研究区土壤呼吸主要源于植物根系自养呼吸,自然降雨过程对其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在降雨结束次日出现激发效应;同时,自然降雨可使Q10值升高。  相似文献   
10.
多酚类物质是影响烟叶品质的重要因素。综述了烟草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了多酚类物质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多酚类物质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