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otton leaf curl Multan virus (CLCuMuV)在新疆的发生分布,对采自新疆13个地(州)的1 166份蜀葵、苘麻、棉花疑似病株进行CLCuMuV分子鉴定和带毒检测,并对3种寄主上同期采集的1 588头烟粉虱进行隐种鉴定和带毒检测。结果显示,CLCuMuV DNA-A组分及其伴随的DNAβ卫星分子均可侵染蜀葵、苘麻、棉花;基于DNA-A及DNAβ组分的进化分析表明,新疆3种寄主上发生的CLCuMuV与国内已报道的CLCuMuV进化关系一致;蜀葵、苘麻、棉花上CLCuMuV带毒率存在差异,分别为27.87%、33.33%和14.95%;MEAM1和MED隐种为新疆烟粉虱主要种群,分别占26.70%和66.44%,带毒率分别为21.46%和17.63%,说明MED隐种为新疆烟粉虱优势种群,2个隐种均可携带CLCuMuV且带毒率相近;MEAM1隐种在蜀葵、苘麻、棉花上带毒率分别为21.39%、0和28.21%,MED隐种分别为19.61%,8.47%和11.18%,表明2个隐种在不同寄主上的带毒率存在差异。本研究明确了新疆地区侵染蜀葵、...  相似文献   
2.
对石河子地区所发生的茄子菌核病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品种抗病性鉴定和室内外药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以20~25℃产菌核数最多,最适生长pH值为5~8,当pH值为5时,产菌核量最大.本地供试主栽品种均不抗病.6种药剂防效均不理想,故对该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石河子以及新湖总场籽用西葫芦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田间症状并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籽用西葫芦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籽用西葫芦病毒病田间症状主要表现有花叶型、黄化型、畸形和蕨叶型4类,其中花叶型最普遍。检测出的病毒主要有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瓜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W),4种病毒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3.3%、84.8%、75.8%和21.2%;其中,样品受2种及以上病毒复合侵染检出率达66.7%,主要以ZYMV+CMV、ZYMV+WMV、ZYMV+CMV+WMV+PRSV-W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效应蛋白VdSRP2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中的生物学功能,从大丽轮枝菌落叶型菌株V592中克隆VdSRP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酵母转化酶分泌系统对其信号肽活性进行测定,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分析VdSRP2基因在大丽轮枝菌中的表达模式,并以V592菌株为材料获得VdSRP2基因的敲除突变体和过表达体菌株,通过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确定VdSRP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显示,VdSRP2基因编码232个氨基酸,含有5个半胱氨酸残基,N-端信号肽具有分泌活性,为真菌的典型效应蛋白;VdSRP2基因主要在大丽轮枝菌菌丝和微菌核中表达,其中经棉花根系诱导培养24 h时表达量最高;与野生型菌株V592相比,VdSRP2基因敲除导致大丽轮枝菌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显著下降,不能形成微菌核,对棉花的致病力明显减弱;但VdSRP2基因敲除不影响大丽轮枝菌的穿透能力;VdSRP2基因在本氏烟和棉花叶片瞬时表达不会诱导细胞死亡。表明VdSRP2是大丽轮枝菌微菌核形成必需...  相似文献   
5.
加工番茄病毒病田间发生情况及毒原的分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12年,通过播期、品种试验及毒原的分子检测对石河子地区加工番茄病毒病进行研究.对不同播期加工番茄病毒病的调查表明:晚播(5月20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高达67.94%和43.47,高于早播(4月5日)和适播(4月25日);对15个加工番茄品种发病情况调查并对病情指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显示,‘里格87-5'、‘石番15'、‘屯河34'、‘石番18'4个品种田间发病较重;‘新番9'、‘新番4*、‘Q027'、‘石番3'4个品种田间发病相对较轻;对400份田间病样5种病毒的分子检测表明,田间发病主要以ToMV与另2种病毒(CMV+PVY、CMV+ BB-WV、PVY+ BBWV)的复合侵染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籽用西葫芦种子携带病毒的情况,以籽用西葫芦种子为材料,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种子带毒率。同时为了筛选出有效脱除病毒的方法,通过相对定量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湿热和干热处理对种子携带病毒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从7个籽用西葫芦品种种子幼苗中均可检测到CMV、ZYMV及WMV,其检出率分别为67.1%、50.0%和72.3%,多个病毒的复合检出率为66%。不同品种种子幼苗的病毒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粒丰9号’种子幼苗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60%,而‘京丰9号’,‘瑞丰9号’,‘绿丰9号’及‘金葫360’的病毒检出率均为100%。8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籽用西葫芦种子幼苗的带毒率,其中干热60、70、75℃,湿热75℃处理同时脱除WMV、CMV和ZYMV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8.
 从新疆加工番茄上分离到病毒分离物XJ26-4,对其基因组DNA-A 全序列测定表明,XJ26-4 DNA-A 全长2 737 个核苷酸(GenBank 登录号:FN985163),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基因组特征。进一步序列比较发现,XJ26-4 DNA-A 与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China virus, TYLCCNV)各分离物的同源性最高,达到91. 2% ~ 99. 5% ,而与其他双生病毒的序列相似性均在79. 5% 以下,表明XJ26-4 是TYLCCNV 的一个分离物。这是首次明确新疆加工番茄受到粉虱传双生病毒的侵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做出分子检测与鉴定.[方法]通过PCR扩增技术,分别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16S-23S rRNA间区及tuf基因序列的通用引物对表现丛枝病症状的苦豆子总DNA进行扩增,得到约1.2、0.3和0.8 kb特异片段.将所得片段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SAWB)上述3序列与榆树黄化组B亚组(16SrV-B)的枣疯病植原体(JWB)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最高.[结论]苦豆子丛枝病植原体为16Sr V-B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0.
南疆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病毒种类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南疆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种类,利用双生病毒的兼并引物通过PCR扩增,对采集的20个番茄病株进行了分子检测.从20个病株中均扩增到约500 bp的目标片段,对其中4株进行克隆和测序,其相互间序列同源性为97.1% ~99.3%,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同源性较高,为98.6% ~ 99.5%.随机选取莎车分离物KS2-5进行全基因组的克隆和测序,KS2-5 DNA全长为2781 nt(序列号:JQ807735),具有典型的双生病毒基因组特征,与TYLCV其它分离物同源性达到98.9%~99.5%,而与其它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序列同源性较低,为68.3% ~75.5%,表明危害南疆温室番茄的病毒种类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