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基于改进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天山北坡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一区域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于这一区域的自然资源及经济资源禀赋条件,特定区域人口和经济的双重合理布局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改进的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计算2000-2010年天山北坡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和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探讨天山北坡各县市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及差异特征。研究表明:① 以新疆为参照区,近10 a来天山北坡处于人口非常富余、经济超载或严重超载阶段。② 与全疆相比,水资源是天山北坡的优势资源,土地资源是制约天山北坡人口、经济发展的劣势资源。③ 以天山北坡为参照区,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非常富余度最大的是克拉玛依市,超载最严重的是博乐市;相对资源经济承载力超载最严重的是克拉玛依市,非常富余度最大的是奇台县。④ 依据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的超载或富余状态,将天山北坡各县市归为4类资源承载力匹配区。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流域水资源不仅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而且也是生态系统环境的命脉,如何协调伊犁河流域水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获得互利共赢的结果,对流域内两国经济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照当前典型国际河流特点及开发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探究伊犁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国际河流开发的总量配置模式、项目合作开发模式和整体开发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多个国际河流的开发案例,总结出适合伊犁河流域开发与管理的模式和机制:①加强流域规划研究,循序渐进地推进流域整体开发;②合理制定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坚持适度开发;③严格控制灌溉面积,合理调控社会经济发展速度;④建立国际河流生态保护体系,积极寻求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3.
土地利用协调度不仅综合反映当前土地开发的质量,也是衡量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基于协同论思想,建立了土地利用系统中土地-经济、土地-社会和土地-环境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测算了伊犁河谷各县市的土地利用子系统的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并对河谷地区各县市土地利用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特征与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谷地区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与县域经济水平基本呈现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协调性呈现东西分异特征;各县市协调发展度普遍偏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低水平发展。最后针对各县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河谷地区土地以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