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冬季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草莓新品种‘唐莓1号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主要从育苗方式、栽培密度、平衡施肥、预防和减少畸形果发生技术等方面试验,结果表明:采取营养钵育苗和假植育苗方式可以提高草莓前期产量;种植适宜密度为9000~10000株/亩;采用滴灌法进行平衡施肥,铺地膜前,追施氮磷钾比例为(1∶1∶0.5)的复合肥,用量为10kg/667m2,开花前、第一、二层采收初期、采收高峰期,分别间隔20天追肥5~6次,尿素和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配合施用,总用量为10kg/667m2;采用放蜂方法可以预防和减少畸形果发生,促进设施草莓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2.
以“冀姜5号”为试材,在生姜小培土至根茎膨大期施用高氮型(T1,N-P-K=30-10-20)、高钾型(T2,N-P-K=15-6-30)和高磷型(T3,N-P-K=10-30-20)3种水溶肥处理,研究不同水溶肥对生姜生长、光合生理特性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以T2处理茎粗、分枝数和叶面积最高,株高与其他处理差异不显著。与常规施肥(CK)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叶片蔗糖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升高,单株根茎鲜重和产量显著增加。与CK相比,T1处理生姜株高显著增加,茎粗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与CK无显著差异,产量显著低于T2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各生长指标及光合生理指标均与CK无显著差异,产量显著低于T2和T1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因此,在小...  相似文献   
3.
黄瓜抗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瓜枯萎病是典型的真菌土传病害,近年来发展迅速,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收入。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抗病机理、抗性遗传以及分子生物技术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和评价,介绍了黄瓜抗枯萎病育种已取得的成绩和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黄瓜抗枯萎病育种的进一步发展进行了讨论。可为黄瓜枯萎病抗源评价筛选和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拱棚生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喷灌水肥一体化管理、增施生物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微生物菌剂应用等创新技术研究,结合姜种处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北方地区拱棚生姜栽培的微喷灌水肥一体化高效技术方法.旨在利用该技术,切实提高生姜产量和生产效率,减少水、肥、农药等资源投入,促进生姜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肥改良设施蔬菜土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设施蔬菜土壤生态环境退化严重。随栽培年限的延长,土壤出现了板结、酸化、盐渍化和连作障碍等一系列问题。生物有机肥在修复设施蔬菜土壤障碍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调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加速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本文综述了当前设施蔬菜土壤存在的问题,生物有机肥对退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及作用机理,探讨了生物有机肥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4个唐山秋瓜品系为试验材料,在种子萌发期进行不同温度的高温处理,研究高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并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各品系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品系间种子萌发的耐热差异,从而筛选出唐山秋瓜种子发芽期耐热性鉴定的温度指标.试验结果表明:26~32℃是唐山秋瓜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当温度达到35℃以上,4个品系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递减趋势,38℃处理对4个品系发芽指标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35℃处理,且同一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系对高温胁迫的反应不同.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认为38℃是唐山秋瓜种子萌发期耐热性鉴定的适宜温度,适宜鉴定指标为种子活力指数.不同胁迫温度下唐山秋瓜各品系间的发芽能力存在明显差异,4个品系中LB在高温下发芽能力最强,其次为XL,A5和S5发芽期耐热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周禹  马峥  付丽军 《中国种业》2022,(7):120-122
唐丰 3 是针对河北省生态气候复杂多样,大斑病、小斑病频发现状选育的高产、抗倒伏普通玉米单交种,母本为自选系 13-356,父本为自选系 11-27,2017 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冀审玉 20170033)。该品种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平均产量 11883kg/hm2,较对照增产 7.1% ;在河北省唐山、廊坊,天津等南部夏播区平均产量 10183.5kg/hm2,较对照增产4.9%。唐丰 3 抗性强,产量高,高抗倒伏,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大斑病,抗茎腐病和小斑病,尤其适宜在河北省北部春播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合唐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生姜新品种,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以山东大面姜为对照,对引进的6个生姜品种昌邑大姜、山农一号、胖娃娃、平顶四、安徽大姜、江永香姜以及自育品种冀姜5号和苗头品系D J09-6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分析植株农艺性状、根茎商品性状、品质、产量及植株抗病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冀姜5号、平顶四和山农一号植株长势旺盛、丰产性好,667 m2产量分别达到7294.58、7021.42、6865.34 kg,且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唐山地区推广种植,苗头品系DJ09-6虽然产量突出,但群体整齐度较差,需要进一步留种观察.  相似文献   
9.
以8个姜品种的芽为试验材料,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它们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4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66个条带,其中55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35.67%;8个姜品种的遗传距离在0.212 8~0.842 1之间,在λ=0.44处,可将供试的8品种分为3大类。供试8个姜品种多态性不高,5个自育品种和其他3个供试品种在遗传距离、亲缘关系、聚类结果各不相同,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唐山市生姜最佳的种植模式,为生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冀姜5号为试材,栽培模式设露地栽培(CK)、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和小拱棚栽培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生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以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相比,小拱棚栽培和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均能够显著提高地温,提前27 d播种;加速生姜的生长发育,使其提前进入苗期和旺盛生长期,延长生育期;显著提高生姜的出苗率;显著增加生姜的株高、茎粗、分枝数、根茎鲜重和产量,明显降低发病率。小拱棚栽培较深沟地膜覆盖栽培增产优势突出,适合在唐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