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给出了原子命题的详细而又符合客观实际的制约逻辑语义学解释。所谓原子命题就是关于客观世界的原子事件的思考;原子事件分闭原子事件和开原子事件两大类。论文深入剖析了原子事件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  相似文献   
2.
对宇宙的显示实机器表示,加到有的知识表示系统中去,行使机器推理,去得出前所未有的新的知识表示的机器运行过程,就称为人工智能。能从已有的知识得出新的知识是人工智能的根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直言命题A、E、I、O作为“命题形式”其逻辑语义没有规定清楚,逻辑结构尚未完全定型,因而至今还存在种种逻辑理论上的问题.我们根据主词S外延的不同将传统直言命题二分为外延命题和内涵命题两大类.当直言命题的主词S的外延是可进一列举的有限集时为外延命题.与A、E、I、O相对应的外延命题依次为:P(e1)ΛP(e2)Λ…ΛP(ei)Λ…ΛP(em),P(e1)ΛP(e2)Λ…ΛP(ei)Λ…ΛP(em),P(e1)∨P(e2)∨…∨P(ei)∨…∨P(em),P(e,)∨P(e2)∨…∨P(ei)∨…∨P(em).当主词S的外延是无限集、不可进一列举的有限集或空集时为内涵命题.与A、E、I、O相对应的内涵命题依次为:S(x)P(x)、S(x)P(x)、S(x)!P(x)、S(x)!P(x).已经验证了,四种外延命题和主调可空而不自相矛盾的四种内涵命题全都满足传统的推理格式.  相似文献   
4.
宇宙智能、人类智能、人工智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半个世纪内先后出现的“认知模拟”、“人机合一”都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正确的指导方针。宇宙具有按一定的逻辑结构、逻辑规律由已有事件向新事件必然过渡的逻辑运演机制,这便是“宇宙智能”,人认识后便是从已知进入新知。这客观的必然过渡就是客观的“制约关系”。人类、机器按各自能实现的方式去摹写、模拟宇宙智能,便分别是“人类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基础装置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其硬件的核心元件是模拟客观的制约关系的“制约门”。希望由中国人首先研制出第一代内涵智能机。  相似文献   
5.
6.
传统直言命题A、E、I、O作为 “命题形式”其逻辑语义没有规定清楚,逻辑结构尚未完全定型,因而而今还存在种种逻辑理论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代形式逻辑对客观世界n元关系的研究,其视野是传统形式逻辑和数理逻辑无法相比的。从主导思想上看,传统形式逻辑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逻辑科学,但它只研究1元关系,不研究多元关系和真正普遍有效的关系推理,因此,传统形式逻辑顶多只能算n分之1的逻辑。数理逻辑虽然把1元或多元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之一,但它没有从内涵的角度去区分关于同一外延的k个尽管相当然而并不相同的n元关系,从量上说至少是"挂1漏k-1"的,即只从外延的角度研究一种关系而漏掉(k-1)种关系,因此,纯外延的数理逻辑顶多只能算k分之1的逻辑。当代形式逻辑从研究论域上的n目组和n目组集入手,亦即通过确定论域上的个体的所有不同序列,对论域上n个个体(n≥1)之间的所有关系进行了逻辑科学应有的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8.
制约门是基于制约逻辑的内涵智能机的核心元件,它根本区别于以往的外延计算机硬件与和非,输入和输出之间不是真值函数关系,本文综合制约逻辑,耗散结构论,协同论,非线性数学等理论提出实施制约门的原理,制约门的数学证明借鉴了协同论从被支配模推算出序参量方法。  相似文献   
9.
真值表,归谬赋值,真值树,演绎证明和范式等方法是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中重言式的判定(或证明)方法,但不是传统命题逻辑推理式的判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无限域的内涵可以有限地把握和表述.可在有限步内实施的提取无限步的内涵从而确定无限域上事件间的第一独立性的方法即为"内涵科学分析法",人类用此法确立第一独立性后即能以有限把握无限,从已知进入新知.数理逻辑中作为逻辑工具使用的"若,则"不是真值函数"蕴涵",而是通过内涵科学分析法确立第一独立性的"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