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勘探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勘探突破表明茅口组储层在川东南地区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古岩溶纵向划分、地震反射特征分类展布研究及恢复古地貌等方法对茅口组古岩溶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茅口组灰岩古岩溶纵向上可划分为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深部缓流带,其中垂直渗流带和水平潜流带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岩溶相带。地震上发育"斜亮点"和"变振幅"两种古岩溶储层类型,集中分布在岩溶斜坡的隆盛及天堂坝—四面山地区。綦江—涪陵处于官渡岩溶高地的东斜坡,勘探领域广阔。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古油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震旦系-下古生界(简称下组合)古油藏发育,储层沥青丰富,在不同层系均可见及.乐山-龙女寺加里东期沉积-剥蚀型古隆起是古油藏石油运移、充注的指向区,总体上控制了下组合储层沥青的分布.盆地及周缘震旦系曾超大规模成藏,普遍有石油聚集过程,但局部富集;下古生界古油藏则由众多分散的、小型的岩性-构造古油藏构成.古油藏原油是优质气源,而且是天然气藏的良好封堵层.油藏裂解时圈闭开放度与现今气藏成藏率成正比,同时,古油藏与现今气藏位置上的继承性更加有利于裂解气藏的保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