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隙是煤岩体在采掘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基本的力学现象。为了探究煤岩体的损伤程度和裂隙在受载情况下的发育情况,本文通过理论与实验室试验结合的方法:首先研究了煤岩的孔隙率和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损伤演化的基本模型;然后,应用了实验室单轴循环加卸载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单轴压缩试验,表述煤岩体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示意图,并且分析得到裂隙发育的三种主要阶段。研究结果表明:微裂隙的发育受轴向应变率与围压的共同影响,宏观裂隙的发育主要集中在与轴向成20°~40°的区域内。  相似文献   
2.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2015年是我校改革之年,学校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工作,通过对比分析系统阐述了深化教学改革、从严治教等方面的相关要求,指出了今后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诸多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吸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描述了煤吸附瓦斯气体的全过程,叙述了煤层气(瓦斯)主要吸附理论,得出了影响煤吸附能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华北科技学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包括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的矿业工程专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验开放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矿业工程实验室教学开放模式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开放实验教学的来源、范围、内容、程序、费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开放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并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煤样进行CT扫描,研究了煤岩裂隙的发育情况。同时应用Matlab对实验得到的CT图像进行处理,其中包括Canny算子边缘检测、图像二值化处理,使图像特征更加明显。利用盒维数法,定量化的描述煤岩裂隙的发育情况。通过对煤裂隙系统的分形特征在二维空间进行精确描述,得出1号煤样与2号煤样不同断面分形维数特征,找出了煤样图片数据中裂隙发育最为复杂的断面。  相似文献   
6.
采用环氧树脂(E-51)改性三乙烯四胺(TETA),以单环环氧化合物(AGE)为封端剂,合成了一种水性环氧固化剂。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时,物质的量n(E-51)∶n(TETA)∶n(AGE)为1∶0.5∶1时,反应4 h合成的水性环氧固化剂,与自制环氧乳液按1.1:1物料比进行涂膜,其具有硬度高、耐盐雾性强以及耐酸性和流平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煤层瓦斯压力准确测定一直是瓦斯防治比较困难的工作之一,主要是封孔器的密封不严问题.利用主动式三相泡沫封孔器可以较好地测定瓦斯压力,但是三相泡沫体的变密度、变流态、变参数流性决定了泡沫体的压力不断变化,需要针对瓦斯压力和泡沫体的压力进行动态的变压,以保证封孔器的密封性能.本文在分析三相泡沫体特性的基础上,根据煤层测压要求和机械设计原理,设计和完成了自动充气补偿变压阀,实现了瓦斯压力测定过程中三相泡沫体压力的自动平衡补偿,提高了瓦斯压力的测定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也是煤矿事故多发的国家。频发的煤难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存在着巨大的冲击。究其根本,人的不安全操作是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本论文通过对煤矿事故成因分析,探究人的不安全操作行为的特点、多发表现和心理状态等因素关系,通过对违章原因的分析,提出从系统管理和心里控制角度降低煤矿职工不安全操作行为的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比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落后的原因,提出了目前完善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应采取的新举措,对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等教育中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工程实践环节薄弱等。华北科技学院以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培计划)为契机,依据国家通用标准和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制定了以安全科技为特色的学校工程教育标准,突出了安全意识、大工程观和专业文化三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提出了重构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三位一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