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1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了快速测定焦化蜡油族组成的薄层色谱/氢火焰(TLC/FID)检测法,使用2种展开剂可以将试样很好地分成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以经典柱色谱法测得的数据为基准,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2种方法的绝对偏差不大于3%.同时对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考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方法简单快速,每分析10个样品仅需3h,为蜡油族组成分析提供了一个方便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XTL-6型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原因.对装置进行改造,较好解决了催化剂流化效果不佳问题.装置已具备国内相同小型催化裂化实验装置的最新技术,新的控制软件、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能够使装置平稳运行,操作简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经过改造,产品转化率和轻油收率均提高,与生产装置数据接近,其中干气、液化气、汽油收率分别提高0.51%、1.49%、4.33%.实验产品性质得到改善,汽油辛烷值、柴油十六烷值稳定.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原油(以下简称俄罗斯原油)属含硫中间基原油,具有黏度小、酸值较低、硫含量高、凝点低、胶质、沥青质含量较低等特点.通过对俄罗斯原油及其实沸点蒸馏各窄馏分油性质的综合评价分析,为炼油厂生产加工提供基础数据,也为优化加工方案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庆石化公司二次加工柴油的混合油(催化柴油与焦化柴油)进行超低硫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究,通过添加助剂对氧化铝载体改性以及优化活性金属组分,开发出适合柴油加氢精制的Ni-W系超低硫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可满足加氢柴油硫含量小于30μg/g,柴油十六烷指数提高3.3个单位.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段串联加氢裂化工艺,进行了新型化工原料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发工作.2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结果表明:以大庆VGO为原料,在控制原料(177℃)馏分油转化率为63%的转化率条件下,加氢裂化轻石脑油(65℃)收率为15.1%,可作为乙烯裂解原料或清洁汽油调和组分;重石脑油(65~177℃)收率为48.3%,芳潜为49%,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柴油(177~320℃)硫含量低于15μg/g,芳烃含量低于5%,可作为清洁柴油调和组分;尾油(320℃)收率为11.1%,BMCI值为5,是优质乙烯裂解原料.2 000 h的活性稳定性试验表明,研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准确测定深色油品中的碱性氮含量,对石油产品中碱性氮的测定方法进行了阐述和对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方法的探究,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汽油、柴油、渣油油品中碱性氮含量。通过以手动滴定为基础,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几种深色油品的碱性氮含量,结果显示试验数据准确,重复性良好,满足SH/T0162中的误差范围的要求,可以作为SH/T0162之外的另一种可供选择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大庆焦化柴油为原料,进行了焦化柴油络合脱氮剂的研究.考察了剂油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沉降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脱氮工艺条件.利用络合脱氮-加氢精制组合工艺,在温度360℃、压力6.0 MPa、空速1.5 h-1、氢油比800:1及相同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条件下,以焦化柴油及其脱氮油为原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含量Ni-W、Ni-Mo金属组合对加氢脱芳烃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含有w(NiO)=4%和w(WO3)=26%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效果最好的结论.同时认为先浸渍W,再浸渍Ni的制备方法有利于增强催化剂的脱芳率,且金属在载体上分散性较好.处理FCC柴油的结果表明,研制催化剂的加氢脱芳烃性能优于一种已经工业化的参比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VAH型气相醛加氢催化剂在淄博诺奥化工有限公司4万t/a丙醇装置上的首次工业应用.控制催化剂装填过程,避免催化剂出现破损现象,确保各列管压差均为35~50 kPa;严格控制催化剂还原过程中氮气中的氢气浓度,确保了催化剂还原彻底且不出现飞温.装置开工顺利,产品完全达标,催化剂表现出很好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VAH型醛加氢催化剂成功实现在丙醛加氢制丙醇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大庆石蜡基200SN酮苯脱蜡油为原料,开展了加氢精制与加氢裂化组合催化剂以及加氢精制催化剂之间的对比评价,为炼厂润滑油加氢预处理催化剂的选择和工艺条件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2组催化剂加氢脱杂质性能和改善黏指性能相近,但组合催化剂润滑油馏分收率损失较大;采用HDT-01加氢精制催化剂,在体积空速1.45h~(-1)、反应温度385℃、氢气分压13.5 MPa、氢油体积比800:1的条件下,大于400℃润滑油馏分产品的硫含量1.0μg/g,氮含量1.0μg/g,黏指116,收率77%,可高收率获得异构段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